具身智能行业概述 - 具身智能强调智能体与物理环境的交互与适应 聚焦智能体在物理世界中感知环境、理解任务、执行动作并反馈学习的能力 [1] - 大脑和小脑构成具身机器人最重要模块 大脑负责思考感知(语义理解和任务规划) 小脑负责执行(高精度的运动执行) [1] 产业发展动态 - 近2年具身明星团队陆续创业 成立星海图、银河通用、逐际动力等有价值公司 推动具身本体和大小脑技术进步 [3] - 华为2024年底启动"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 与乐聚机器人、大族机器人等企业合作建设具身智能大脑、小脑等关键技术 [5] - 京东自2025年5月以来连续投资智元机器人、千寻智能、逐际动力等多家公司 强化物流科技与家庭服务场景效率与服务能力 [5] - 腾讯、蚂蚁集团、小米等科技巨头积极通过战略投资与合作布局 加快构建具身智能产业生态 [5] - 国外Tesla/Figure AI在工业与物流机器人应用上持续推进 美国投资机构积极支持Wayve、Apptronik等公司落地自动驾驶与仓储机器人 [5] - 国内企业以产业链投资与综合平台驱动具身智能落地 国外科技巨头侧重基础模型、模拟环境与类人机器人原型研发 [5] 技术演进路径 - 第一阶段聚焦抓取位姿检测 通过点云或图像预测末端执行器姿态实现静态物体抓取 但缺乏任务上下文和动作序列建模 [6] - 第二阶段进入行为克隆阶段 借助专家演示数据学习从感知到控制的端到端映射 具备模仿人类完成复杂任务能力 [6] - 第三阶段2023年兴起Diffusion Policy方法 通过扩散模型生成整个动作轨迹 提升策略稳定性与泛化能力 [6] - 2024年进入Vision-Language-Action模型阶段 融合视觉感知、语言理解与动作生成模块 支持零样本或小样本快速泛化 [6][7] - 2025年探索VLA模型与强化学习、世界模型、触觉感知等模块融合 弥补"只能理解不能反馈"等局限 [9] - VLA+强化学习提升机器人在长时任务中的试错能力与自我改进能力 [11] - VLA+世界模型引入环境动态预测 使机器人具备"想象未来"能力 有助于更高效进行规划与决策 [11] - VLA+触觉信息拓展从"看"到"看+触多模态融合"的具身感知边界 推动复杂非结构化环境下更精细安全操作 [12] 技术应用与影响 - 技术演进从低层感知->中层策略->高层理解链条补齐能力短板 迈向通用任务和开放环境智能体时代 [14] - 技术发展造就人形机器人、机械臂、四足机器人等产品落地 服务于工业、家居、餐饮、医疗康复等领域 [14] - 产品和融资络绎不绝 岗位呈现爆发式增长 导致许多同学转入具身智能领域研究 [14]
明天开课啦!3个月带你搞透具身大脑+小脑算法
具身智能之心·2025-09-14 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