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基本信息 - 2025年12月3日至5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主题为融合创新与传递多一点 [3] - 包含热管理展区 展商数量超过350家 展览面积达20,000平方米 [3][4] - 预计会议规模超过2,000人 同期举办20余场多维活动 [4] 行业定位与发展方向 - 热管理产业紧密依托电子信息 新能源 半导体 汽车 低空经济等产业集群 [3] - 重点关注科学前沿 功能材料 技术应用和工程方案等多领域发展 [4] - 推动政产学研用资互惠合作 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突破 [4] 专家阵容与研究领域 - 李保文教授专注于声子学和热超结构材料研究 涉及相干声子调控和微纳米热输运 [5] - 曹炳阳教授团队研究纳米结构热传递 热功能材料及集成电路热管理技术 [5] - 罗小兵教授研究方向为极端热管理设计 光电器件封装和微泵技术 [5] - 封伟教授主要从事智能导热复合材料和光热功能材料研究 [6] - 林正得研究员团队聚焦电子封装热管理复合材料 实现低热阻碳基材料成果落地 [6] - 虞锦洪研究员从事高导热复合材料研发 发表SCI论文200余篇 申请专利46项 [6] - 蔡金明教授围绕石墨烯原子制造与表征研究近20年 推动产业转化 [7] - 陈林研究员长期研究超临界CO₂能源循环和先进传热技术 [7] - 曾小亮研究员致力于热界面材料和微纳界面传热领域 [7] - 邹得球教授研发定型相变材料通道 解决动力电池热管理难题 [8] - 邓中山研究员牵头制定国内外首项液态金属国家标准 GB/T 39859-2021 [8] - 张国庆教授专注于动力电池热管理与热安全技术 拥有25年产业化经验 [8] - 王华涛教授研究先进热管理材料 包括高导热热界面材料和基板材料 [9] - 吴凯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研究本征导热高分子及液态金属材料 [10] - 张正国教授作为科技部863计划项目负责人 研究强化传热与相变储热技术 [10] - 淮秀兰研究员发表SCI论文200余篇 获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 [10] 大会议题结构 - 科学前沿专题涵盖热学科学 微纳米传热 半导体异质结构和光热调控等6个方向 [15] - 功能材料专题包括热界面材料 碳基材料 辐射制冷材料和陶瓷材料等6类 [15] - 技术应用专题涉及液冷技术 功率器件热管理 热管均温板和Chiplet热管理等6个领域 [15] - 工程方案专题覆盖数据中心 电动车 储能 消费电子 eVTOL和人形机器人热管理 [15] 特色活动与服务平台 - 创新成果集市要求易拉宝尺寸宽60cm×高180cm 分辨率大于300dpi [14] - 提供闭门研讨会 专家问诊室和企业需求对接等精准服务 [14] - 平台提供品牌传播 研究咨询 投资孵化和需求对接等一站式服务 [22] 参会信息与注册费用 - 普通参会代表早鸟价1,800元 现场价格3,000元 [16] - 学生早鸟价800元 现场价格1,500元 [16] - 注册费包含资料费和会议期间餐费 不包含住宿与交通 [16]
第一波大咖剧透!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暨博览会(iTherM2025)
DT新材料·2025-09-12 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