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家发展改革委署名文章: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国家能源局·2025-09-12 02:41

文章核心观点 -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是国家战略选择 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3][5] - 人工智能作为战略性技术 具有驱动生产力跃升 培育新质生产力 满足民生需求 促进全球平等发展的多重意义[5][6][7] - 中国在数据资源 产业体系 应用场景 市场规模和人才储备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坚实基础[9][10][11][12] - 国家将通过构建智能经济 打造智能社会 强化要素支撑 优化创新环境和筑牢安全防线等系统举措推进实施[14][15] 重大意义 - 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选择 人工智能被视为继蒸汽机 电力 互联网后的划时代技术[5] - 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 人工智能通过要素创新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促进生产力革命性跃升[6] - 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 重点加强医疗 教育 交通 助残养老等民生领域深度应用[6] - 是助力全球平等参与智能化发展的积极举措 推动形成全球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7] 优势条件 - 数据资源规模全球领先 2024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达41.06泽字节(ZB)占全球26.67% 人工智能相关数据量同比增长40.95%[10] - 产业体系完备 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 41个大类 207个中类 666个小类 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全球第一[10] - 应用场景丰富 已发布超1500个行业模型 覆盖50个重点行业领域 700余个场景[11] - 市场空间巨大 拥有14亿多人口 约2亿经营主体 超过4亿中等收入群体 连续10余年稳居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和最大网络零售市场[11] - 人才资源雄厚 人才资源总量 科技人力资源总量 研发人员总量均居世界第一 软件开发者近千万人[12] 发展举措 - 构建创新活跃的智能经济 推动科研范式变革 加速技术落地 发展智能原生业态 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14] - 打造更有温度的智能社会 优先在就业 健康 养老 教育等民生领域降低应用门槛 推进人工智能普惠化应用[14] - 强化要素支撑 加快高质量语料库建设 统筹布局智算基础设施 加强人才引育[15] - 完善创新发展环境 强化政府示范引领 加大金融财政支持 建设应用中试基地 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15] - 筑牢安全防线 开展技能培训 加强就业风险评估 建立健全技术监测和风险预警体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