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0+企业公布固态电池新动态
DT新材料·2025-09-11 16:04

固态电池行业进展 - 固态电池板块交投活跃 9月以来日均成交额超千亿[3] - 行业热度持续攀升 从技术突破到产业推进动作频频[3] 车企布局 - 潍柴动力研发60A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目标开发低成本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材料 计划建设试制线[3] - 奔驰搭载固态电池的纯电EQS测试车完成实测 续航达1342公里 电芯由Factorial Energy提供 电池组联合英国布里克沃斯F1技术中心研发 与LG新能源签署107GWh电池供应协议 分两阶段覆盖2028-2037年需求[4] - 大众发布首款固态电池测试车 基于杜卡迪V21L MotoE赛车打造 采用QuantumScape全固态技术 计划2030年前实现量产 Unified Cell计划覆盖未来80%电动车型[4] - 华域汽车拟以2.06亿元收购上海上汽清陶能源49%股权[5] - 长安汽车研发固态电池 预计2026年装车验证 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量产 目标能量密度400Wh/kg 2024年8月领投太蓝新能源数亿元B轮融资 11月联合发布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 2023年12月与赣锋锂业达成合作推进(半)固态电池产业化[5] 电池企业技术突破 - 离子能源武汉总部开工 建设固态电池材料研发及电芯检测实验室 小试/中试线及PACK样品试制平台 落地1条0.2GWh大试线 实现软包+方壳电芯批量生产[6] - 辉能科技与法国CEA-Liten合作开发可拆解式固态电池模块 推出全球首款可量产第四代固态锂陶瓷电池平台 采用自研超流体化全无机固态电解质 导电率是常规液态/硫化物电解质的5-6倍 零下20度时导电率达12.82mS/cm 放电效率90%-95%以上[6] - 赣锋锂业固态电池研发形成全链路布局 覆盖硫化物/氧化物电解质及金属锂负极 能量密度达420Wh/kg 500Wh/kg样品通过针刺及200℃热箱安全测试 循环寿命突破800次 首款500Wh/kg级10Ah产品实现小批量量产 已在部分车型试装车及量产 应用于无人机及eVTOL企业产品 高安全耐低温固态锂电池向国际手机企业批量送样验证[7] - 清陶能源10GWh固态锂电池产业化二期项目推进 总投资100亿元 规划用地246亩 已完成7栋建筑主体结构 组装厂房已投产 一期146亩厂房全面建成 二期100亩处于打桩阶段 预计年内全部建成 8月入选江苏省科技企业上市培养计划[7] - 亿纬锂能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揭牌 龙泉二号10Ah全固态电池下线 能量密度300Wh/kg 体积能量密度700Wh/L 主打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及AI高端装备领域 全面投产后年产能近50万颗电芯 一期2025年12月建成具备60Ah电池制造能力 二期2026年12月交付100MWh产能[8] - 孚能科技完成第一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送样 完成第二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技术开发 采用富锂锰基/高镍三元正极与锂金属负极 能量密度提升至500Wh/kg 计划2024年底建成0.2GW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并交付60Ah电池 2026-2027年推进小批量量产装车及GWh级产线建设 2030年实现大规模量产[8] - 中科深蓝汇泽完成Pre-A轮战略融资 投资方为沙特阿美旗下阿美风险投资[8] - 欣界能源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招银国际资本、远致储能基金、达晨财智领投 老股东峰和资本、亿航智能、海目星复投 与安徽天铁签订4亿元铜锂复合带采购协议 订单量100吨[9] - 赛科动力生产基地一期项目首批设备进场 总投资30亿元 占地166亩 规划4GWh高安全电池生产线+30MWh全固态电池小试线 首期0.5GWh产能预计2025年10月投产[9] - 蜂巢能源将量产第一代低成本300Wh/kg半固态软包电池 第二代半固态能量密度达360Wh/kg、78Ah 全固态第一代产品400Wh/kg、68Ah瞄准低空飞行与汽车场景 HEV领域与两家客户合作 储备车型超10款 热复合转印固态电解质工艺无需改动现有产线 提升热失控温度 已建成2.3GWh量产线[9] - 欣旺达计划2026年推出第一代400Wh/kg全固态电池 2027年推出第二代500Wh/kg全固态电池 采用硫化物电解质+高镍正极+硅基/锂金属负极 已完成20Ah、400Wh/kg以上全固态电池小试 同步建设产线 2026年量产时产能达1GWh[10] - 天鹏电源推出全球首款可量产350Wh/kg固态圆柱电池 搭载固态60HES体系电芯 采用自主超高镍三元正极与低膨胀硅碳负极 主打具身机器人、低空飞行器及助力脚踏车领域 预计2024年底投入量产[10] 材料企业进展 - 道氏技术签订年产1000吨硅碳负极项目投资协议 后续可扩至5000吨 另有300吨年产能正在建设 2025年底落地[12] - 联泓新科子公司联泓卫蓝开发的固态/半固态电池关键功能材料(固态电解质分散剂、硅碳负极粘结剂)已实现批量销售 直接配套下游电池生产[12] - 华宜清创与四川宜宾南溪区政府签约 投资10亿元建设1万吨/年全固态电池专用硅基负极材料生产线[12] - 富理电池年产300吨石墨烯复合硅碳负极项目环评获批 总投资3000万元 租用1728㎡厂房新建生产线[12] - 上海洗霸计划与有研稀土合资设立公司 经营范围涵盖新材料研发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推动硫化锂业务发展 拟竞拍有研稀土硫化锂业务相关资产[12] - 恩捷股份成立玉溪恩捷前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专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规模化量产 推进总投资2.5亿、年产千吨级中试生产线项目 分三期建设:2024年6月启动一期10吨线 2026年启动二期100吨线 最终建成1000吨线[13] 设备企业进展 - 泰坦股份新设子公司从事固态电池锂硫磷氯电解质研发和生产 处于早期布局阶段[14] - 海目星打通锂金属固态电池量产全线工艺 获2GWh、4亿元量产设备订单 是行业首个高能量锂金属固态电池可量产商用订单 向多家全球领先新能源科技企业提供硫化物固态电池中试线设备 客户认可度高且陆续出货[14] - 信宇人成功试制卤化物固态电解质样品 离子电导率1.5-2mS/cm 干法电极试验样机研制成功 正进行参数调试与技术验证 与国内头部电池企业展开首轮技术交流[14] 商业化前景 - 固态电池安全边界拓宽 电车、机器人、eVTOL等多行业对高密度大容量储能需求旺盛 政策大力支持 吸引大量资本入场布局[15] - 技术尚不成熟 氧化物电解质技术成熟度相对较高但存在离子电导率较低、机械加工易脆裂、界面接触性差等问题 硫化物电解质离子传输通道较氧化物更宽 室温电导率较高但易与水反应 研发制造运输及储存成本较高 聚合物电解质常温离子电导率低 电化学窗口窄 需持续加热 卤化物电解质对锂金属负极稳定性差且成本较高[15] - 2027年是固态产业链验证核心时间点 宁德时代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 国轩高科宣称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上车实验 上汽、长安、比亚迪等车企将固态电池装车时间拨向2027年 需解决界面阻抗大、材料兼容性差、生产工艺复杂等问题 控制成本满足商业落地需求[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