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表现 - 创业板指数大涨5.15%收报3053.75点,时隔3年重返3000点 [2] - 全市4220只个股上涨,近百只个股涨停 [2] - AI算力产业链(CPO、PCB、服务器、半导体)持续受资金追捧,近期调整后再度强势上涨 [2] - 新能源板块表现亮眼,创新能源指数上涨3.12%,上证科创板新能源指数上涨1.90% [3] - 电池产业链自4月7日底部以来,超60只个股股价翻倍,包括超10只涨幅超2倍,220多只涨幅超50% [4] - 科创新能源ETF(588830)连续7日净流入,年内净流入6.61亿元,近20日流入5.8亿元,基金份额增长1.5倍,规模达12.08亿元 [4] 行业驱动因素 - 政策面"反内卷"推动锂电和光伏行业转变,多晶硅期货价格从3万元/吨涨至5.67万元/吨,涨幅90% [6] - 碳酸锂价格期间上涨超60% [6] - 储能需求爆发式增长:全球电池储能系统装机86.7GWh(同比+54%),中国新型储能装机222GWh,新增备案665GWh(同比+120%),含122个GWh级项目 [7] - 8月国内储能系统招标容量47.2GWh(同比+2158%,环比+1142%),EPC规模22.2GWh,另有13.3GWh储能电芯和直流侧采招落地 [7] - 储能电芯企业订单激增,工厂满产,出现"一芯难求"局面 [9] - 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落地,行业利润指标从三季度起显著飙升 [9] 固态电池发展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于2025年9月召开固态电池团体标准审查会及标准项目启动会 [13] - 头部企业启动新增产能建设,多家车企计划2027年搭载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快 [15] - 企业规划:2027年小批量生产全固态电池,2026年量产能量密度350Wh/kg版本,2028年推出能量密度超1000Wh/L版本 [16] - 2027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预计达614GWh,全固态比例近30%(约180GWh),实现规模化量产 [17] - 固态电池技术迭代带动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导电剂等环节技术升级,设备企业受益 [16] 投资机会 - 新能源板块进入估值修复回升态势,业绩景气拐点来临 [20] - 核心龙头股价翻倍后估值仍显低估,电池与能源管理产业链收入同比恢复增长,材料环节单位盈利进入上升通道 [21] - 科创新能源ETF(588830)聚焦光伏、储能、风电赛道,固态电池标的权重18.9%,成分股包括晶科能源(6.67%)、天合光能(6.46%)、大全能源(5.94%)等 [22][23] - 创业板新能源ETF(159261)覆盖新能源全产业链龙头,成分股总市值3万亿,前十大权重股占比超50%,包括宁德时代(14.05%)、阳光电源(13.81%)、汇川技术(13.21%)等,固态电池含量超30% [24] 行业前景 - 新能源板块处于周期与成长交汇点,未来数年产能优化、技术迭代和场景拓展将释放发展动能 [25] - 头部企业在海外市场布局和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实现突破 [26] - 产业链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增长逻辑持续验证,资金长期信心升温 [27]
“0-1”爆发在即!资金提前布局
格隆汇APP·2025-09-11 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