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材料概述 - 轻量化材料能够实现产品减重,具备经济和环保的双重效益 [2] - 主流且具备成长潜力的轻量化材料包括铝合金、镁合金、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等 [2] - 轻量化概念的应用场景已从赛车运动横向拓展至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风力发电和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9] - 轻量化的目的不仅追求性能提升,还着眼于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和提升成本效益 [10] - 实现轻量化的途径包括轻量化材料、轻量化结构和轻量化制造工艺,其中轻量化材料是最基础和最核心的手段 [18] 轻量化效益 - 汽车领域:重量减少25%可使加速时间从10秒缩短至6秒,质量下降10%可使油耗下降8%、碳排放减少约4% [13] - 风电领域:叶片质量减小可改善空气动力学性能,降低对机塔和轮轴的负载,提高风机输出功率和运行效率 [13] - 航空航天领域:飞机减少2500kg可降低20%油耗,民用飞机每减轻1磅重量可节约使用成本约200美元 [13] - 轨道交通领域:车辆减重10%可降低能耗5%-7%,轻量化设计可减小轨道磨损与变形,降低线路维护成本 [13] - 机器人领域:采用轻质材料制造的水下机器人电机主轴减少1.0-1.5kg总重,电机效率提高4%-5%,年用电量减少5.2×10^9至7.8×10^10kW·h [13] - 电动汽车领域:减重100kg可节省约20%的电池成本和日常损耗成本 [13] 铝合金 - 铝是地壳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密度为2.7g/cm³,远低于普通碳素钢的7.85g/cm³ [27] - 2023年全球原铝产量为7058.1万吨,同比增长2.24%,中国原铝产量为4159.40万吨,同比增长3.61% [28] - 2023年全口径国内铝消费量达到4786万吨,创历史新高,较2022年增长7.6% [28] - 交通运输领域是铝合金最大的应用板块,2022年占比达26.5%,较2020年的23%提升3.5个百分点 [31] - 纯电动汽车的单车用铝量为292kg,较传统燃油汽车的206kg高出42% [48] - 预计2025年国内汽车用铝量有望达642.6万吨,较2022年增长68.65%,2030年汽车用铝量约为1008万吨,较2022年增长164.55% [50] - 中国铝合金行业集中于低端领域,市场集中度较低,2021年铝型材行业CR5仅6%左右 [55] 镁合金 - 镁是目前商用的最轻金属结构材料,密度为1.74g/cm³,是铝的2/3、钢的2/9 [64] - 镁合金较铝合金轻15%-20%,且具备更强的减震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机械属性 [59] - 2023年我国镁合金产量为27.60万吨,同比下降2.47% [64] - 汽车工业是镁合金最大的应用领域,占比约为70% [64] - 2022年中国单车用镁量仅为6.84kg,占整车重量的0.57%,与中国汽车工程协会制定的2025年单车用镁25kg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76] - 镁价自2023年10月起持续下探,截至2024年3月27日,镁价已下探至19260元/吨,镁铝价格系数比仅为1.00 [59] - 预计2022年全球车用镁合金市场规模为33亿美元,2032年将达77.8亿美元,年复合增速约10% [79] - 中国镁合金市场集中度高,2021年前五大厂商市场份额占八成以上,其中云海金属占比达35% [84] 玻璃纤维 - 玻璃纤维是一种具有性价比优势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传统产品价格约在4000-6000元/吨 [3] - 风电纱和电子纱等中高端玻纤产品的售价约为传统产品的两倍,单位价值量提升明显 [3] - 2023年风电领域玻纤增速约达18.2%,电子电器领域玻纤增速约达7.14%,均高于行业平均增速 [3] - 玻璃纤维在复合材料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约占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的84% [16] 碳纤维 - 碳纤维密度为1.5-1.8g/cm³,在复合材料市场中约占6%的份额 [16] - 碳纤维在风电叶片、光伏热场和氢能储运等领域加速渗透 [3] - 预计2021-2025年碳纤维在风电领域的需求量年复合增速约为25%,在压力容器领域增速为20%,在碳碳复材领域增速为30% [3] - 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的发展突破有望为碳纤维带来新的应用方向 [3] 投资建议 - 建议优先关注在轻量化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或需求增长潜力较大的材料(如铝、镁、玻璃纤维、碳纤维等)的公司 [3] - 具备一定业务稀缺性或细分龙头优势的公司更佳 [3]
轻量化材料深度:铝合金、镁合金、玻璃纤维和碳纤维(附94页PPT)
材料汇·2025-09-10 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