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煤电效益面临多重挑战,专家建议充分发挥其调节性作用
经济观察报·2025-09-10 14:31

煤电发电量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全国煤电发电量为2.94亿千瓦时 同比下降2.41% [1][5] - "十四五"期间煤电发电量增速波动显著 2021年增速约9% 2023年约7% 2022年和2024年增速仅1%左右 [1][5] - 煤电发电量或将在2025年迎来峰值 峰值预计控制在5.55万亿千瓦时以内 [2] 煤电需求驱动因素 - "十四五"期间电力消费快速增长主因GDP高增长、单位GDP能耗增加、电气化水平提升及极端气候因素 总用电量增长约4万亿千瓦时 [3] - "十五五"期间电力消费增速将向GDP增速收敛甚至低于GDP 主因经济结构向服务业倾斜、设备更新周期完成及政策约束强化 [3] - 预计"十五五"期间用电增量仍达1.4-1.7万亿千瓦时 但增量将由新能源装机满足 [4] 新能源替代进展 - 2024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约3.46亿千瓦时 对应总装机18.89亿千瓦 [4] - 2025-2035年非煤电力资源预计每年增长超3亿千瓦 基本满足用电需求 [4] - 光伏电价呈现下降趋势 东部某省光伏结算价从2022年0.355元/千瓦时降至2025年上半年0.325元/千瓦时 [6] 煤电行业经营压力 - 煤电装机量持续增长 截至2025年6月底达12.1亿千瓦 年均新增3500万千瓦 [5] - 煤电机组利用小时数出现人为均衡现象 部分省份机组通过轮换方式平衡使用时长 [5] - 煤电电价机制转向市场化交易 全部机组需参与"基准价+上下浮动"模式交易 [7] 技术效率与系统角色转变 - 2025年6月全国供电煤耗率降至300.7克标煤/千瓦时 较2016年下降超10克标煤/千瓦时 [10] - 煤电机组节能改造边际效益递减 频繁深度调峰导致运行工况恶化及煤耗上升 [10] - 煤电角色由电量性电源转向调节性电源 需通过辅助服务价值补偿应对新能源波动性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