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洛阳钼业,从濒临破产到全球矿业巨头
投中网·2025-09-10 06:33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前身为1969年原冶金部在河南栾川县兴建的三道庄钼钨矿和上房沟钼矿,1999年两家合并成立洛阳钼业 [11] - 2003年受金融危机影响钼价暴跌,企业负债累累濒临破产,6000名职工半数放假 [12] - 2004年洛阳市政府选择鸿商集团进行混改,其优势为不谋求控股,管理团队关停低效工厂、引入先进浮选工艺将钼矿回收率从65%提升至82%,并打通欧洲销售渠道 [15][16] - 混改后一年即扭亏为盈实现盈利2.8亿元,2006年利润飙升至17.14亿元成为国内钼业"利润王",2007年在香港上市,2012年实现A+H股同步上市市值突破千亿 [16] - 2022年与宁德时代深度合作,相互参股并达成每年供应1.2万吨钴、10万吨铜,宁德时代承诺未来5年采购不少于200亿元产品 [16] 资源储备与产能 - 公司权益铜资源量居全球第13位中国第2位,钴资源量全球第1掌握全球近半钴资源 [19] - 刚果(金)TFM铜钴矿铜资源量3,013.94万吨(品位2.24%),钴资源量331.32万吨(品位0.25%),年矿石处理量20.3百万吨,剩余可开采年限12.1年 [20] - 刚果(金)KFM铜钴矿铜资源量430.51万吨(品位1.88%),钴资源量208.76万吨(品位0.91%),年矿石处理量5.4百万吨,剩余可开采年限10.2年 [20] - 巴西矿区铌资源量152.32万吨(品位1.02%),年矿石处理量2.4百万吨;铜资源量52.51万吨(品位0.34%),年矿石处理量6.6百万吨 [20] - 三道庄钼钨矿钼资源量8,004.98万吨(品位10.42%),钨资源量10.63万吨(品位0.171%),年矿石处理量8.4百万吨 [20] 财务表现 - 总资产从十年前的308.81亿元发展至1786.28亿元,增长5.78倍,负债率始终控制在42.3%至64.89%之间 [26] - 2014年发行可转债49亿2015年末转股,2017年定向增发180亿元使资产负债率从61.05%降至53.08% [26] - 营业收入从2015年41.97亿元增长至2024年超两千亿元,净利润从2015年7.61亿元增长至2024年135.32亿元,十年利润增长16.8倍 [27] - 矿山采掘业贡献80%以上毛利,其中铜钴产品占比68.18%,刚果金TFM矿2023年二季度达产、KFM矿2024年3月达产 [26] 股价与估值 - A/H股溢价率大幅缩小至12.12%,未来有望像紫金矿业一样抹平溢价 [7] - 股价从低点2.63元涨至12.54元,涨幅377% [30] - 当前PE TTM为16倍,与紫金矿业16.6倍基本相当 [33][34] - 当前PB为3.72倍,处于近十年次高点(最高点3.88倍),略低于紫金矿业4.77倍 [36] 行业前景 - 机构预测2035年全球铜供需缺口达600万吨,铜价中枢有望维持高位 [38] - 钴价在163元/千克至752.5元/千克间波动,当前处于价格低位,电池、储能、航空航天等领域需求年均增速超15%,长期缺口或达100万吨以上 [40] - 大宗商品正成为对冲未来风险的核心资产,全球贸易碎片化背景下资源定价权具有战略价值 [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