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5势银绿氢大会上的技术路线研判与成本真相
势银能链·2025-09-10 03:33

核心观点 - 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发展 不同技术路线在成本 效率和应用场景上各有优劣 行业正处于从传统碱性电解槽向方形槽 PEM AEM和SOEC等新技术转型的关键阶段 技术迭代和成本下降是推动绿氢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力[3][4][5][6] 技术路线发展 - 方形电解槽加速商用化 较传统圆形槽年维护成本降低50%以上 1000标方电解槽年维护成本控制在15万元以内 具有占地面积小 负荷响应快和全生命周期成本低优势[3] - ALK与PEM技术中短期适配联网/弱联网制氢 长期PEM降本后适配弱联网/离网制氢 不同供电模式决定技术路线发展潜力[4] - PEM制氢LCOH成本最高 电费和燃动是最大成本因素 资本支出次之 AEMWE成本较低但电效率低且寿命短 LCOH仍高于PEM[4][5] - SOEC电解效率超90% 同等电力输入可多产30%以上氢气 节约电费超30% 降低LCOH成本24% 系统成本已降至5000元/kW[5][6] 成本结构分析 - 膜材料成本已控制在900元/平米以内 性能与寿命是AEM技术发展关键瓶颈而非价格因素[5] - 可再生能源电价降至0.2元/kWh时 电解水制氢成本接近化石原料制氢成本 规模化发展 国产化突破和设备降本推动PEM技术成本下降[5] - SOEC在同等产氢量下功率低于碱槽或PEM 风电光伏投资下降30% 整体初始投资成本未增加[6] 产业化进程 - 方形电解槽有望在未来3-5年提升市场份额 绿氢产业规模将迎来百倍级别扩大[3][4] - SOEC尚未完全商业化 高系统成本限制应用 未来产业链完善将推动成本大幅下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