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fans社群话题:Model Y L 销量讨论
特斯拉特斯拉(US:TSLA) 车fans·2025-09-08 00:32

销量观点 - 特斯拉Model YL日均订单量可能达到5000台 基于大中华区年销量70万台 Model Y占比约40万台 其中后驱版占80% 可转化订单约8万台[2] - 特斯拉Model YL的1000元订单量据称已突破10万台[4] - 特斯拉Model Y月销量上限约为3万台 日均约1000台 质疑YL日均1万台的合理性[6] - 上海工厂极限月产能为8-9万台 当前YL交付预估时间为10月[6] - 日均1万订单意味着月订单量达30万台 被认为不符合行业常识[9][10] - 订单爆发可能集中在周末或节假日 但难以持续超过一周[6] - 部分观点认为订单数据可能存在夸大或多打零的错误[10][11] 产品竞争力 - Model YL第三排空间较小 主要适合儿童乘坐 被形容为"4座车"[3][6] - 内饰设计较为简单 被比作"毛坯房"[3][6] - 二排座椅类似办公椅 三排像小板凳 产品完成度被认为仓促[6] - 在6座SUV细分市场中面临众多产品力强劲的竞争对手[3] - 优势在于品牌认可度 电控技术和续航达成率[3][6] - 驾驶质感获得一定认可[6] 目标客群 - 主要吸引原日系 美系 德系合资品牌车主转向新能源[2] - 被视为新能源领域的豪华品牌(BBA级别)兼顾面子和实用性[3] - 吸引不愿选择国产新能源品牌的传统消费者[5][14] - 满足对"独立四座"有尊贵感需求的用户群体[14] - 下沉市场对品牌认可度存在疑问 更认可传统豪华品牌[15] 市场反应 - 部分竞品新势力反馈客户对比数量极少 未出现战败案例[3] - 网络流传订单截图罕见 与宣称的订单量不匹配[6] - 被质疑采用营销手段制造爆单假象[8] - 与小米SU7发布时29万订单进行类比[9] - 订单可退政策可能影响数据真实性[13] 品牌影响力 - 特斯拉被视为区别于国产新能源品牌的"媚外品牌"[2] - 在特定消费者群体中具有不可替代性[12] - 配件购买成本较高 网购需避开"特斯拉"关键词[15] - 品牌光环效应显著 部分消费者仅因品牌名称即做出购买决定[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