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核心内容 -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生产端自9月1日起禁止出厂不合规车辆 销售端过渡期至11月30日 12月1日起全面禁售旧标产品[2] - 新规具体要求包括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公里/小时 超速即断电 塑料部件重量占比不得超过5.5% 锂电与充电器必须通过3C认证 新增北斗定位和动态监测功能 取消强制脚踏 允许加装后视镜[2] - 新规通过限制塑料用量 强制电池认证 动力输出自动切断和技术防篡改设计等措施从源头提升安全性[2] 行业影响与机遇 - 财信证券预测新国标将带来252万至324万台出货缺口 市场份额将加速向头部企业集中[3] - 2018年旧国标实施后行业CR5企业市场占有率从49.9%升至58.6% 显示标准升级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3] - 雅迪 绿源 九号等头部企业已启动新生产线并取得认证 凭借研发能力和资本优势快速响应标准变化[3] 实施挑战与压力 - 三个月过渡期对行业生产和销售链条构成严峻考验 大量旧标库存需在11月30日前消化 中小企业面临认证未完成和停产风险[4] - 新车型因材质升级和增加定位模块 价格预计普遍上涨约500元 可能抑制部分消费者换购意愿[4] - 已购车辆虽不强制淘汰 但11月30日后无法上牌 将严重影响二手车流转与使用预期[4] 配套需求与深层问题 - 城市道路存在非机动车道被占用 断头 与机动车混行等问题 路权配套缺失可能抵消车辆安全性提升[4] - 各地需合理规划道路资源 保障电动自行车通行空间 同时加强交通管理和路面执法 杜绝非法改装回潮[4] - 监管重心需从生产端延伸至使用端 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有序[4] 行业长期发展 - 新国标是电动自行车行业从野蛮生长走向规范发展的关键一步 以提高准入门槛实现3.5亿保有量背后的公共安全托底[5] - 能跨越"安全门槛"的企业才有资格参与下一程竞争 行业将进入全面合规新阶段[1][5]
电动自行车新规喜忧参半
经济观察报·2025-09-05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