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定位与核心功能 - 逗逗AI是一款游戏陪玩类AI应用 能在游戏中提供攻略和策略支持 并与玩家分享游戏胜负的情绪 实现情绪共鸣和无扰陪伴[5] - 产品逐步从游戏场景延伸至聊天、刷剧等生活场景 旨在提供全方位的生活陪伴[6] - 核心原则是不破坏游戏平衡性 仅提供策略建议而不进行实际操作 与外挂有本质区别[48] 技术演进与产品迭代 - 从Beta版到1.0版本经历了从基于规则匹配到多模态技术突破的质变 Beta版采用CV和OCR规则匹配 只能实现90%以上的图片匹配触发规则[9][10] - 1.0版本通过视觉语言模型(VLM)实现真正的场景理解 能识别玩家位置、行动意图和后续策略[11][13] - 模型训练依托于800万测试期用户产生的游戏场景数据 通过数据清洗和模型微调实现优化[13] 用户增长与市场反响 - 1.0版本上线当天流量达到平时8-10倍 连续三次紧急扩容服务器 TTS语音服务模块一度被撑爆[7] - 一周内新增注册用户近100万 总注册用户突破900万 远超5倍容量的预期准备[8] - 用户结构发生变化 新增用户中部分群体是纯粹冲着游戏功能而来 而非早期的人物形象吸引[13] 商业模式与战略规划 - 当前以免费模式为主 用户可通过任务获取能量或购买皮肤、道具、会员服务实现商业化[67] - 未来将同步发展To C和To B业务 To B端可基于游戏场景实现精准广告投放和电商导流[68] - 商业化路径强调情感连接而非纯工具化 计划通过外卖、购物等生活场景自然延伸服务[68][69] 行业认知与竞争策略 - 游戏场景具有时长优势 PC端单局3-4小时 移动端日均0.5小时 是理想的情绪场和商业化场景[27][32] - 避开与大厂的直接竞争 通过跨游戏陪伴、IP角色独占授权和数据闭环构建壁垒[46][47] - 认为颠覆性产品不会沿用现有形态 如同短视频颠覆游戏而非更好游戏颠覆游戏[36][38] 技术哲学与产品理念 - 坚持技术驱动与用户需求相结合 强调技术突破为产品服务而非单纯追求算法性能[21] - 采用动态视角看待技术成熟度 认为当前不成立的需求可能随技术发展而爆发[22][23] - 交互设计摒弃唤醒词机制 追求多模态自然交互 目标实现物理同屏到心灵同屏的演进[54][55] 创业历程与团队管理 - 2023年4月成立公司 5月获得投资意向书 6月完成天使轮交割 融资周期约两个月[41] - 2024年初进行战略转向 暂停功能堆叠 集中全公司资源攻坚多模态技术突破[14][15] - 团队管理强调适应创业环境 摒弃大厂高管思维 注重亲手实操和快速迭代[61][62]
从「物理同频」到「心灵同频」,聊天之外 AI 陪伴还有别的可能吗?|科技早知道
声动活泼·2025-09-05 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