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核心目标 - 2025至2026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目标为7% 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目标达5%以上[4] - 到2026年实现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首位 5个省份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过万亿[4] - 服务器产业规模目标超过4000亿元 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国内市场渗透率目标超过40%[4] 人工智能与终端创新 - 推动人工智能终端创新应用 制定智能化分级方法和标准[1][5] - 促进智能体与终端产品深度融合 推动手机、个人计算机等整机和零部件迭代升级[5] - 研发高性能轻量级扩展现实(XR)等新型终端设备 打造新型显示、智能安防等新兴产品[5] 技术攻关与研发支持 - 推动5G/6G关键器件、芯片、模块等技术攻关 加强6G技术成果储备[1][5] - 支持人工智能、先进存储、三维异构集成芯片、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基础研究[1][9] - 开展人工智能芯片与大模型适应性测试 加强CPU、高性能人工智能服务器攻关[6] 光伏与锂电池产业规范 - 依法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 破除"内卷式"竞争实现高质量发展[1][8] - 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锂电池产业 指导地方梳理产能情况[1][8] - 实施光伏组件、锂电池产品质量管理 加快研究储能电池产品安全推荐目录[8] 产业链与供应链安全 - 坚定不移推动"国货国用" 提高企业根植性和供应链韧性[6] - 提升元器件、零部件等产品可靠性 强化计算领域芯片配套适配[6] - 编制产业链图谱 推动先进计算、新型显示等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布局[6] 市场与消费场景拓展 - 提升智能产品适老化设计 增加智慧健康养老优质终端供给[9] - 推进人工智能服务器、高效存储等先进计算系统建设 赋能高算力场景[9] - 支持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产业发展 构建北斗精准时空信息服务体系[9] 产业运行现状 - 2024年上半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 增速比同期工业高4.7个百分点[1] - 6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
两部门发布!事关超级赛道
证券时报·2025-09-04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