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水军发展历程 - 水军定义为被雇佣的网络写手 通过伪装身份发布特定信息实现非法营利 判断标准在于是否以真实身份发表自己承担责任的言论[5] - 水军发展轨迹与汽车产业实际水平形成反差 呈现"长阳线"式进化[5] 拨号上网时代(2000-2010) - 汽车门户网站成为水军发源地 易车和汽车之家等垂直网站为初期水军提供滋生土壤[8] - 早期水军以经销商自发组织为主 采用"发帖换保养"等简单激励方式 例如捷达经销商通过发帖兑换免费洗车[8] - 论坛版主通过权力寻租形成有偿水军雏形 最初以活动赞助形式获取油卡 后期发展为现金交易[9] - 论坛被全面收买后导致用户活跃度下降 汽车门户热度快速降温 第一次水军革命宣告失败[9] - 此阶段水军处于志愿兵阶段 兼职为主 产业化特征不明显 缺乏明确分工[10] 微博混战时期(2009-2010年起) - 微博140字革命改变舆论战场形态 从"阵地战"转变为"闪电战"[12] - 专业水军公司开始规模化运营 办公室采用话务中心模式 单个水军掌控数十至上百账号[12] - 水军操作实现标准化 要求"夸车带场景 骂车有细节" 2014年某国产车企合同要求500个实名账号转发和1000条带图评论 明确规定每10条评论出现1个错别字以增加真实感[13] - 车企舆情维护预算大幅增长 某合资品牌2012年"舆情维护费"实现10倍增长 其中70%用于微博声量管理[13] - 水军产业实现资本自觉和产业化规范 "五毛"名词反映供给端价格调节和充分竞争[14] 新能源时代(2015-2020) - 新能源汽车颠覆市场标准 舆情开始争夺评判标准 资本主动干预舆情变化[15] - 水军工作重心从"舆情风险防控"转向"针对竞争对手的舆情进攻" 甚至出现配合资本做空的行为[15] - 水军向"黑公关"转化 从炮制虚假观点升级为炮制虚假事实 采用特殊角度拍摄续航测试视频和热成像仪造假等手段[16] - 宣传技巧采用拉斯韦尔三原则:散布特定群体兴趣信息 选择抵消不利消息的信息 利用不可反驳的信息[16] 反智时代(2020至今) - 水军功能从"控评"升级为"造境" 要求塑造"用户社群繁荣"假象[18] - 出现人造"双向奔赴"现象 水军先骂"价格太高"后官方推出"限时补贴"营造亲民形象[18] - AI水军实现"人格化运营" 创造虚拟账号自动玩梗 单个AI账号工作量相当于100个真人 成本仅为真人十分之一[18] - 车企与虚拟舆情交互日益频繁 真实用户声音被边缘化 舆论场完成从碳基向硅基的转化[19] 行业影响评估 - 水军进化史反映汽车企业市场能力全方位退化 虚假与真实呈现此消彼长关系[19] - 营销人员综合素质明显退步 车企招募时普遍追求华为 小米或蔚小理背景 但无法掩饰营销体系崩塌[19] - 水军产业本质是甲方傲慢 虚弱和懒惰造就的"恶之花" 造假者最终将远离真实市场并消失[20]
中国汽车水军简史
虎嗅APP·2025-09-01 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