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图像技术滥用现象 - Airbnb房东使用AI生成虚假桌子裂缝图像向租客索赔5314英镑(约51626元人民币)[4][13][18] - 租客通过对比图像裂缝差异识破骗局(左图裂缝仅至浅色木头下缘,右图裂缝延伸至顶部)[14][15] - 平台最终退还租金并封禁房东账户[18] AI降低造假成本与普及化趋势 - AI工具实现"0基础友好"图像伪造,指令输入即可生成污渍等破坏效果[21][22][24] - 国内出现设计公司员工利用ChatGPT伪造烂榴莲图像申请仅退款案例[26] - 电商平台搜索"AI+退款"可发现大量类似欺诈案例[29] 商业场景中的AI图像欺诈模式 - 餐饮商家使用AI生成虚假门店热闹场景(包含AI生成假人顾客)[34] - 外卖平台出现标注"豆包AI生成"的餐厅环境图像[35] - 商品展示图出现违反自然规律的内容(如花生生长在树上)[37] 反制措施与技术对抗 - 电商平台已开始禁止商家使用AI生成图像[38] - 申诉方需通过视频取证(因AI视频一致性差易露马脚,例如出现三只手异常)[46] -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与中国《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要求强制添加数字水印[49][50] 数字水印技术局限性 - 谷歌SynthID将水印植入图像低频频谱域(针对天空、皮肤等低频区域)[52][54] - 开源工具Unmarker可在5分钟内消除大部分水印(通过全频谱无差别修改)[56][57] - 谷歌HiDDeN水印可被完全消除,Meta水印消除率达79%[59] 社会信任成本上升 - 退货流程从拍照验证升级为视频取证[46][66] - 酒店住宿需全程录像留存证据[67] - AI技术为恶意行为提供低成本实施条件[20][68]
一张AI假照片,差点骗走5万块
虎嗅APP·2025-09-01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