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殡葬业,在老龄社会干亏了
创业邦·2025-09-01 10:24

行业概况与市场趋势 - 中国殡葬服务市场规模2015年达1695亿元,预计2026年攀升至4114亿元[7] - 行业被视为抗周期"永恒赛道",日均超2.8万人离世形成稳定需求基础[4] - 殡葬服务分为"殡"(遗体处理/殡仪服务)和"葬"(墓地服务)两大部分,其中"葬"环节商业空间更大[8] 龙头企业经营状况 - 福寿园作为"殡葬第一股"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2.6亿元,收入总额6.11亿元同比骤减44.5%[4][12] - 核心墓园服务收入从2024年同期9.06亿元暴跌至4.77亿元[12] - 经营性墓穴销售数量6253座同比减少6.7%,平均销售单价同比下降5.7万元/座至约6万元水平[14][16] - 2024年经营性墓穴销量比2023年减少超3800个,导致收入减少4.35亿元[15] 消费行为变化 - 消费者趋向谨慎选择,高端墓地需求下降,中价位产品供给增加[20] - 经营性墓穴平均单价从2018年10.25万元/个上涨至2024年12.12万元/个后出现回落[10] - 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受青睐,上海地区海葬/树葬/草坪葬等可获得1000元补贴[23] 行业转型方向 - 数字化服务快速发展,福寿园开通1500多个网络祭扫平台及"互动纪念屏""数字祭祀墙"等智慧装置[30] - 转向人文关怀服务,打造生命纪念馆、公益咖啡馆等情感疗愈空间,重庆安乐堂升级3500多平方米现代化纪念馆[31] - 政策监管加强,2025年4月民政部发布《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强化行业公益导向[30] 竞争格局变化 - 安贤园、万桐园和中国生命集团等上市殡葬企业2025年均出现收入承压和亏损[18] - 行业从"卖资产"向"卖服务"转型,传统土地牌照壁垒减弱,面临互联网公司跨界竞争[34] - 生前契约签约量出现下降,企业需要从销售导向转向服务体系建设和长线运营[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