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寒武纪在两年半内股价上涨25倍 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 市值突破6000亿元 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从消费主导向科技创新的估值逻辑转变 [1][4][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净利润10.38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5][22] - 高盛将目标价上调50%至1835元/股 维持买入评级 潜在上涨空间47.6% [5][22] 股价表现与市场地位 - 2025年8月28日收盘价1587.91元/股 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新"股王" 单日涨幅15.73% 市值突破6000亿元 [4][8] - 2025年8月单月涨幅123.81% 7月28日至8月28日期间上涨133.86% [9] - 滚动市盈率5117.75倍 市净率113.98倍 显著高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水平的88.97倍和5.95倍 [10] 财务与业务突破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云端芯片贡献99%收入 [5][22] - 净利润10.38亿元 同比扭亏(去年同期亏损5.3亿元) 经营活动现金净额9.11亿元 同比大幅改善 [5][22] - 2017-2024年累计亏损约55亿元 2025年上半年实现盈利转折 [22] 行业环境与政策支持 - 美国对华AI芯片出口限制为国产替代打开窗口 国内"人工智能+"政策推动行业发展 [3][19] - 工信部明确将加快突破GPU芯片等关键技术 国务院要求2027年人工智能与重点领域融合普及率超70% [19][20] - 2025年被称为"AI推理元年" 寒武纪思元590芯片采用7nm工艺 能效比肩英伟达A10 [21] 机构资金动向 - 被动指数基金持续增持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等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 [13] - 主动基金操作分化 2025年Q2增持机构259家 减持119家 看多与看空比例约2:1 [13] - 部分基金经理清仓离场 如万家基金莫海波2024年Q4清仓 华夏基金2025年Q1减持527.71万股 [13][15] 技术实力与产业定位 - 创始团队源自中科院计算所 早期研发的"DianNao"架构为全球首个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架构 [21] - 2016年完成1亿美元融资 成为全球AI芯片领域首家独角兽企业 2020年科创板上市 [21] - DeepSeek-V3.1模型采用FP8精度技术 为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打开想象空间 [22] 估值逻辑与时代意义 - 寒武纪代表从"茅台时代"到"科技引领"的转折 资本从看重稳定盈利转向押注"算力即科技信仰" [6][25] - 动态市盈率超300倍 远高于英伟达的51倍 高估值包含对2030年营收的强烈预期 [26] - 象征中国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转型 资本市场进入科技周期 [26][27]
A股新王“登基” 寒武纪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