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2020年社区团购行业爆发后迅速退潮,从战火燎原到监管介入用时不足一年[3] - 2022年行业形成双寡头格局,多多买菜与美团优选市占率分别达44%和32%[31] - 大厂旗下社区团购业务普遍严重亏损,2020-2024年间美团优选所在新业务板块累计亏损超800亿元[3][4] 商业模式与成本结构 - 社区团购采用"次日达+自提"模式,单均履约成本仅为前置仓模式的1/20[21] - 运营成本相比即时零售降低40%,通过团长承担"最后一公里"配送实现[22] - 供应链环节精简SKU并采用预售模式,将整体加价率从45%压缩至20%以内[25] 生鲜品类固有挑战 - 生鲜品类利润空间极其有限,客单价难提升、损耗率难控制、毛利率难保证[39] - 区域属性明显导致规模化扩张困难,全国饮食习惯高度分散[41][42] - 生鲜占社区团购SKU比重下降至40%,GMV占比降至30%,接近传统商超水平[45] 企业战略差异 - 美团将生鲜作为向商品零售延伸的手段,2024年将减亏作为首要目标[32][55] - 拼多多以农产品起家,将卖菜作为核心目的,持续优化供应链[54] - 京东曾设UE模型目标毛利率15%,配送成本10%,最终挤出2-3个点利润[33] 外部竞争环境变化 - 2023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6500亿元,是同期社区团购规模的两倍[57] - 即时零售以日用百货为主,美团闪购因盈利清晰被调整至核心本地商业[60] - 即时零售依托外卖高频流量和闲置运力,性价比优于前置仓模式[61] 行业衰退原因 - 疯狂补贴引发监管关注,2020年底"九不得"条例限制无序竞争[28] - 刷单灰产盛行,某平台1000万日GMV中900多万为水分[28] - 高频带低频预期未实现,非生鲜品类面临电商和即时零售双重挤压[47][49]
被遗忘的社区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