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有关征管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5年第20号及解读
蓝色柳林财税室·2025-08-25 13:00

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核心内容 - 政策依据为财政部税务总局2025年第7号公告,旨在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和抵扣链条[31] - 纳税人需在符合条件次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通过电子税务局或办税服务厅提交《退(抵)税申请表》[2] - 税务机关需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出具《税务事项通知书》,若同时涉及免抵退税则优先办理免抵退税[3] 纳税人分类与资格条件 - 制造业等4个行业纳税人指从事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业务且相应增值税销售额占比超50%的纳税人[35] -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纳税人指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且相应增值税销售额及预收款占比超50%的纳税人[36] - 其他纳税人指除上述两类以外的纳税人,需满足连续6个月期末留抵税额大于零且第六个月新增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39][40] - 所有申请留抵退税的纳税人需同时满足纳税缴费信用级别为A级或B级、申请前36个月未发生骗税或虚开发票行为、未因偷税被处罚两次及以上、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或先征后返政策[34] 留抵税额计算方法 - 制造业等4个行业纳税人允许退还的留抵税额计算公式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进项构成比例×100%[44] -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纳税人允许退还的留抵税额计算公式为:新增加留抵税额×进项构成比例×60%[45] - 其他纳税人允许退还的留抵税额分两档计算:新增加留抵税额不超过1亿元部分按60%退还,超过1亿元部分按30%退还[46] - 进项构成比例计算时无需扣减已转出的进项税额,具体比例为七类增值税扣税凭证注明的增值税额占同期全部已抵扣进项税额的比重[4][47] 特殊情形处理 - 纳税人可同时申报免抵退税和留抵退税,但需先办理免抵退税[2] - 既有增值税欠税又有期末留抵税额的纳税人,需先抵减欠税后再计算允许退还的留抵税额[7] - 若发现纳税人存在增值税涉税风险疑点、被税务稽查立案未结案、申报比对异常等情形,税务机关将暂停或终止办理留抵退税[6][9] - 纳税人可申请缴回已退还的全部留抵退税款,并通过《缴回留抵退税申请表》办理,缴回后仍可继续抵扣进项税额[13][52] 政策衔接与过渡安排 - 纳税人已享受留抵退税的不得再申请即征即退或先征后返政策,但缴回已退税款后可变更适用政策[50] - 政策变更后36个月内不得再次变更,且需一次性缴回全部已退税款[34][51] - 2025年9月1日前已受理但未办结的留抵退税申请仍按原规定办理[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