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正式结课!动静态/OCC/端到端自动标注一网打尽
自动驾驶之心·2025-08-25 03:15

自动标注技术发展现状 - 行业对自动标注投入显著增加 人力物力投入明显加大[1] - 智能驾驶泛化进入深水区 端到端量产对统一场景标注要求提高[1] - 4D自动标注成为数据闭环核心算法 涵盖3D空间加时间维度的动态标注[1] 自动标注技术难点 - 时空一致性要求极高 需在连续帧中精准追踪动态目标运动轨迹[2] - 多模态数据融合复杂 需同步融合激光雷达相机雷达等多源传感器数据[2] - 动态场景泛化难度大 交通参与者行为不确定性及环境干扰增加挑战[2] - 标注效率与成本矛盾 高精度标注依赖人工校验导致周期长成本高[2] - 量产场景泛化要求高 不同城市道路天气交通状况数据挖掘存在痛点[2] 课程核心内容体系 - 全面掌握4D自动标注整体流程和核心算法[3] - 动态障碍物检测跟踪及数据质检实战[3][6] - 激光视觉SLAM重建原理和实战演练[3][7] - 基于重建图的静态元素标注方法[3][9] - 通用障碍物OCC标注全流程[3][10] - 端到端标注主流范式和实战教学[3][12] 动态障碍物标注技术细节 - 采用离线3D目标检测算法 包含Image/Lidar数据增广方法[6] - 应用BEV/多帧时序融合方案 解决工程误漏检问题[6] - 3D多目标跟踪算法涵盖数据匹配速度模型轨迹管理[6] - 使用时序后处理算法DetZero 优化传感器遮挡问题[6] 静态元素标注技术方案 - 基于SLAM重建输出获取全局clip道路信息[9] - 采用重建图方式得到静态元素自动化标注结果[9][11] - 区别于动态元素单帧感知方式 避免道路投影偏差[9] 端到端真值生成技术 - 涵盖动态障碍物静态元素可行驶区域自车轨迹全流程[12] - 包含一段式和两段式端到端实现方案[12] - 采用闭环仿真DrivingGaussian算法 扩展端到端自动驾驶视野[12] 行业应用与人才需求 - 课程面向高校研究人员企业技术团队及转行人员[18][23] - 要求具备深度学习和自动驾驶感知算法基础[23] - 需要掌握Transformer模型结构及Python/PyTorch编程能力[23] - 学习者需自备不低于12G显存的GPU设备[23] 讲师专业背景 - 讲师为C9院校硕士 一线大厂数据闭环算法专家[16] - 专注多模态3D感知和数据闭环方向[16] - 具有4D自动标注算法开发及工程化落地丰富经验[16] - 参与过多项量产交付项目 拥有量产专利和专业论文[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