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红城市不再出现,可能因为大家都忙着造机器人
虎嗅APP·2025-08-22 10:29

文旅需求变化 - 旅游需求从"美食+奇观"的单一爆款模式转向更个性化、更具文化内核的深度体验 [6] - 2025年旅游经济主要发展指标有望全面创下历史新高 [5] - 一季度全国国内出游人次和消费持续增长 春节和五一假期创下新纪录 [5] 政府角色转变 - 文旅部门从积极参与转向克制 不再高调站台或争奇斗艳 [7][8][9] - 政府协调和参与是城市从默默无闻到网红城市跨越的关键因素 [8] - 菏泽未接住"郭有才"带来的流量 表示不会在菏泽南站举办文娱活动 [9] 地产经济转型背景 - 地产经济模式因房价下跌和绿色经济崛起而不可持续 [13][14][15] - 土地财政曾是地方重要收入来源 通过城投公司举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10][11][12] - 绿色经济崛起导致工业用地更难卖出 需经过生态环境考察或购买碳汇 [15] 文旅作为过渡产业 - 文旅在地产经济退潮和产业结构重组时承担过渡作用 [16] - 2023-2024年各地文旅部门积极推广 与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建立联系 [16] - 旧产业模式困难 引进高新企业需要资金、人才、产业链配套 [16] 文旅成功要素 - 文旅成功需要交通方便、物资充足、地区认同感高且能充分动员的居民 [19] - 淄博因烧烤出圈 背后是老工业城市的组织能力和物资供应能力 [19] - 隰县因缺乏接待能力而陷入困境 后调整主打农特产玉露香梨以延长产业链 [19] 资源分配转向 - 政府资源从"遍地开花"转向"重点突破" 优先投入新质生产力 [22][24] - 2024年VC/PE市场投向电子信息领域的资金是消费与文娱传媒领域总和的8.3倍 [23] - 政府引导基金必须着力"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3] 发展模式冲突 - 网红城市考验运营思维 新质生产力回归投资思维 地方政府难以同时驾驭 [25][26] - 各地如火如荼开展高科技产业园建设 如武汉光谷人工智能产业园、无锡人形机器人产业园等 [26][27][28][29][30] - 文旅从"主角"降为"配角" 成为财政承压下的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32] 城市发展选择 - 城市需审慎评估财政健康状况后再选择发展道路 [31] - 现金流紧张、债务高企的城市难以承受AI产业资本重负 [31] - 缺乏硬科技资源的农业县或拥有独特禀赋的文化城市可能继续押注文旅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