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 Meat公司现状 - 公司从2011年种子轮融资至IPO合计融资16.9亿美元[6] - 市值从2021年最高200亿美元跌去99%,现仅剩不到2亿美元残值[6] - 上市6年后被传言濒临破产,反映生存难以为继的实况[6] 人造肉行业市场表现 - 过去十年人造肉市场规模复合增速仅为10%,远低于预期[8] - 上市初期预测植物肉市场可达200-300亿美元,对应植物奶在牛奶市场占比,但未能实现[8][9] - 鸡鸭肉过去10年复合增速达19%,白羽鸡极低成本形成竞争优势[12] 人造肉成本结构问题 - 人造肉出厂成本价每公斤7美元以上,显著高于牛肉(6美元)、猪肉(2.5美元)和鸡肉(2美元)[11] - 高成本导致在资金硬约束下缺乏竞争力,无法扩大市场规模[11] - 成本迟迟无法下探,注定成为小众产品[12] 科技与成本关系分析 - 真正科技进步应带来成本下降,如电商、手机支付、天然气发电和光伏行业[14] - 人造肉未能兑现规模化后成本下降的承诺,违背技术进步规律[14] - 代表环保潮流和社会运动,主要吸引环保主义者和亿万富豪群体[14] 资源限制与技术停滞背景 - 美国页岩油成本达60美元平衡线,便宜原油难以满足所有国家需求[18] - 过去50年美国牛肉价格经通胀调整后保持在7美元左右,养殖业技术遭遇硬天花板[18] - 中国发展电动车和煤电厂是资源与技术双重天花板下的成本最优选择[18] - 全球技术停滞根本原因在于精英阶层为避免毁灭性风险主动阻碍技术进步[19][20][21] 替代蛋白发展方向 - 比尔·盖茨转向投资食用昆虫领域,蟋蟀蛋白成本约2美元,与鸡肉接近[23] - 通过基金会向All Things Bugs LLC提供350万美元资助,研发基因改造昆虫蛋白[23] - 支持AgriProtein等昆虫基饲料公司,但部分企业已因财务问题破产[23] 原子世界技术突破期待 - 与50年前相比,农业单产能力和畜牧育种未发生颠覆性变化[24] - 精英阶层期待原子世界出现"ChatGPT时刻",通过技术进步突破资源天花板[24] - Beyond Meat市值毁灭代表寻找技术突破之路的开始[25]
“人造肉第一股”千亿市值毁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