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价值重估进行时!普通人的上车机会藏在哪?
券商中国·2025-08-20 23:31

中国创新药行业投资价值 - 行业从仿制药依赖转向自主研发突破 成为产业升级核心驱动力[2] - 依托更高研发效率和显著成本优势 在ADC 双抗等前沿赛道实现技术自主可控并叩开国际市场[2] - 对外授权交易爆发式增长 2025年上半年海外授权金额达608亿美元 超过2024年全年[9] 行业反弹驱动因素 - 四年深度调整积蓄充足估值修复空间 研发投入步入成果兑现期[2] - 政策支持形成周期赋能 跨国药企专利到期潮带来全球市场补位机遇[2]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等港股及A股创新药指数纷纷走强[2] 指数化投资优势 - 行业具备高壁垒 长周期 高不确定性特征 单家企业波动可能导致毁灭性回撤[3] - 分散风险是穿越市场迷雾的不二法门 指数工具可分享行业长期红利[1][3] - 历史镜像显示铁路指数基金和纳斯达克100指数产品让散户分享行业红利[3]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特性 - 明确剔除CXO公司 是纯粹创新药指数 剔除业务关联性得分最低5%的公司[5] - 自2023年指数发布日至今年化收益率超过47% 夏普比率更高[6]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是唯一跟踪该指数的产品 规模超13亿元[6] 政策支持体系 - 国务院提出打造全球竞争力创新生态 药监局 医保局等多部门出台全环节政策[8] - 创新药临床试验审批时限从60个工作日压缩至30个工作日 上市申请平均用时约240天[8] - 2025年上半年批准创新药43个 接近2024年全年总量 成果转化速度加快[8] 市场拓展与技术突破 - 对外授权交易模式进化 首付款占比从2%-5%提升至20%以上[9] - 2015年至2024年对外授权交易数量从5笔增至94笔 总交易金突破500亿美元[9] - 2025年上半年百济神州等多家企业显现盈利拐点 行业转向价值兑现期[9] 研发实力与国际认可 - 国内药企覆盖全球40%研发靶点 22%靶点赛道研发进度全球领先[10] - 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73项中国研究入选口头汇报创历史新高[10] - ADC在研管线占比超40% 双抗领域占比约50% 临床表现优异[10] 长期投资确定性 - 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5.6% 癌症 重大慢性病治疗需求持续扩容[11] - 创新药占医药市场比重不足10% 远低于其他G20国家超20%的水平[11] - 美国 日本 德国等发达国家创新药占比超50% 美国接近80%[11] 港股市场优势 - 港股创新药概念个股市值占比高达60.01% 远高于A股34.15%的占比水平[13] - 港股创新药公司2024年平均研发强度为18.45% 显著高于A股6.42%的水平[13] - 18A规则吸引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使港股成为全球创新药稀缺标的聚集地[13] 港股流动性及估值 - 港股通日均成交金额达1109.60亿港元 同比增长超195%[14] - 主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超100% 较2021年历史高点有超30%上行空间[14]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市销率为3.3倍 低于其他主要指数估值水平[14] 产业趋势与标的稀缺性 - 2025年有望成为中国创新药海外爆款元年 将涌现峰值销售额30亿-50亿美元品种[15]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成份股中未在A股上市公司数量占比超八成[15] - 前两大权重股石药集团 中国生物制药占比均超10% 包含康方生物 信达生物等领军企业[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