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表现 - 8月5日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大关,为十年来首次 [4] - 8月13日沪指突破前期高点3674点,14日升破3700点创近四年新高 [4] - 全市场成交额连续三天超两万亿元,显示资金活跃度显著提升 [4] 驱动因素 - 多重因素共振:估值底+政策底、资金盛+资产荒、AI+反内卷叙事、情绪蓄势+指数前高牵引力 [5] - 外围利好:美国关税延期、经济数据推升降息预期 [5] - 全A指数显示早期投资者转为浮盈,新入场投资者成本更高但仍浮盈,形成正向资金循环 [5][7] 机构观点 - 浙商证券认为A股处于首次"系统性'慢'牛",宏观风险偏好提升和无风险利率下行推动牛市 [9] - 中金公司上调2025年A股盈利预测至3.5%,增速较2024年明显改善 [10] - 西部证券指出居民资金可能成为后续主要增量资金 [10] - 华泰证券和中金公司均认为当前情绪未过热,行情尚未结束,类似"增强版2013" [10] 回调应对策略 - 华夏基金建议上涨趋势中的阶段性调整是较好参与节点 [12] - 市场可能以"进二退一"节奏完成中枢抬升,中期逻辑未变(流动性宽松、盈利修复) [11][12] 板块配置建议 - 低位科技(港股互联网、创新药)、军工(基本面驱动)、券商(低估补涨)、反内卷(有色/钢铁困境反转)、小盘风格指数(中证2000/科创200等) [12][13] - 小盘指数市值中位数50亿-170亿元,弹性较大 [13] 长期配置工具 - 低风险投资者可布局沪深300(传统宽基)和中证A500(覆盖91行业),两者风格均衡且分散风险 [13] 动态调整策略 - 浮盈者按风险偏好选择止盈或持有,未解套者区分持仓质量补仓/止损,踏空者分步建仓(底仓宽基+进攻仓科技/消费) [13]
当前市场8大核心问题,快问快答
天天基金网·2025-08-18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