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DP30强城市10年进化论:天津跌出前十,合肥逆袭,南通成“黑马”
经济观察报·2025-08-15 15:48

城市GDP排位变迁分析 - 2025年上半年GDP30强城市中头部城市排位稳定 第十七至三十名出现明显变化[2] - 南通排位上升最快 从2024年第二十三位升至2025年上半年第十八位[1][6] - 近10年排位变化显著:天津从第五名跌出前十 宁波从第十五升至第十一 合肥从第二十五升至第二十[6] - 温州 徐州 常州新晋前30强榜单[6] 工业经济对排位的影响 - 工业数据对城市GDP排位起决定性作用 佛山2024年GDP增速从5%降至1.3%与工业放缓直接相关[7] - 佛山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9% 其中金属制品 陶瓷压机等房地产关联行业显著下滑[8] - 东莞2020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1% 2022-2023年分别为-1.3%和-1.9% 支柱产业负增长拖累经济[9] - 天津2019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修订后缩水2774.51亿元 仅相当于2010年水平[10] - 泉州202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仅3.3% 低于2021年的9.1% 工业大而不强特征明显[11] 外贸表现与城市经济关联 - 泉州2023年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4.0% 2025年上半年再降9.1%[12][14] - 东莞外贸依存度极高(1995年达433.8%) 2022-2023年进出口总额分别下降8.7%和8.2%[15] - 佛山2024年进出口总额下降16.2% 其中出口下降20.5%[15] - 2025年上半年东莞外贸显著回升 进出口总额7492.8亿元同比增长16.5%[15] 新兴产业驱动排位上升 - 南通2024年GDP同比增长6.2% 2025年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20][21] - 南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 目标2025年突破3200亿元[21] - 合肥"芯屏汽合"产业战略成效显著 2025年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1%[22] - 温州2025年上半年新兴主导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9% 新能源产业增长18.1%[22] - 常州2024年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8500亿元 整车产量占江苏省70%[23] - 徐州"343"创新产业集群总规模达7800亿元 高端纺织集群增长2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