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访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十五五”锚定三大主线,治理体系改革破局结构转型
证券时报·2025-08-15 02:27

中国"十五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方向 核心主线 -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技术与产业革命成为核心竞争焦点 欧美东亚等主要经济体均将AI列为未来5-10年核心发展方向 美国已发布"AI行动计划"将其定位为国家安全的全球竞赛 [3] - 构建新安全格局以应对大国博弈下的全球体系重构 美国正从收取铸币税转向同时征收关税和制造业收益 全球体系从单极向多元转换具有超预期性 [4] - 内部结构转型需完成三大任务:需求结构调整(实施内需提升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平衡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城乡结构优化(解决3亿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当前户籍城市化率与常住人口城市化率相差20个百分点) [5] 治理体系改革 - 政府改革需转向中国式现代化精细化管理 地方政府考核应从工业化导向转为生产性服务业与民生消费导向 配套税制需从生产环节流转税转向消费绩效导向 [7] - 财政支出结构需从投资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通过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拓展和统筹力度提升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8] - 消费刺激政策需结合收入分配改革与供给瓶颈破除 探索中国特色最优消费水平而非盲目参照西方标准 [9] 新兴产业产能治理 - 新兴产业产能过剩需差异化治理 对具有规模经济与动态创新效应的行业允许适度垄断保障创新红利 产业补贴应均等化而非差别化 [12] - "反内卷"已进入政府主导实施阶段 2022年《反垄断法》修订和2024年《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出台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明确禁止低于成本销售等行为 [13] - 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治理周期约2-3年 但受全球产业链重构影响本轮新兴产业治理周期可能更长 根本解决方案在于推动产业政策从地方主导转向全国统筹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