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AI初创公司Perplexity以345亿美元全现金形式向谷歌发出收购Chrome浏览器业务的要约,成为科技史上最大胆的"蛇吞象"案例之一[1][2][4] - 收购时机选在谷歌面临美国司法部反垄断诉讼的关键节点,Perplexity的提议为法官提供了现成的解决方案[5][13][15] - 无论交易成功与否,这一举动都显著提升了公司知名度,展示了AI新贵挑战科技巨头的决心[21][23] Perplexity公司背景 - 公司由前谷歌AI研究员Aravind Srinivas于2022年创立,主打产品为AI驱动的"答案引擎",提供简洁答案并附信息来源链接[6] - 估值增长迅猛:2024年初估值5亿美元,2025年5月升至140亿美元,2025年7月达180亿美元[7] - 获得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英伟达、Databricks和图灵奖得主LeCun等硅谷大佬投资[8] - 年度经常性收入略低于1亿美元,180亿美元估值对应180倍市销率[9] - 已推出自研AI浏览器Comet,并在浏览器赛道有所布局[10] - 曾拒绝Meta收购意向,2025年1月提出与TikTok美国业务合并方案[12] 收购要约细节 - 345亿美元报价相当于公司自身估值的近两倍(180亿美元)[2] - Chrome浏览器全球市场份额超过60%,掌控超过30亿用户的互联网入口[14] - 承诺收购后维护Chromium开源项目,未来两年投资超过30亿美元,Chrome继续默认使用谷歌搜索引擎但用户可自由更换[16] - 市场对Chrome估值存在分歧:200-500亿美元或至少1000亿美元,Perplexity报价处于中间位置[16] - 公司声称已获得多家大型风险投资基金全额资金支持[20] 反垄断背景 - 美国司法部反垄断诉讼已进入"补救措施"裁决阶段,法官曾裁定谷歌在搜索市场存在非法垄断[13] - "强制剥离Chrome"是司法部核心建议之一,旨在阻断谷歌对互联网入口的控制[14] - 谷歌CEO Pichai明确表示无出售意愿,认为强制出售将损害业务发展和创新[18] - 法官曾询问剥离Chrome是否比其他方案"更简洁、更优雅",强制剥离仍是开放选项[20] 行业影响 - OpenAI曾表示如果法院裁定谷歌必须出售Chrome也会感兴趣[3] - 多数分析师认为交易成功可能性较低,法官更可能选择限制谷歌商业合同等替代方案[20] - 事件成为AI时代科技行业格局剧烈变动的标志性事件[22] - 展示了AI应用公司挑战传统科技巨头的潜力和想象力[23]
倒反天罡!AI新贵345亿美元报价谷歌浏览器,此前碰瓷Tiktok未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