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500块的手机壳,谁在买单?
创业邦·2025-08-12 11:18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绩表现 - 公司前身为2011年创立的Casetagram,2014年更名为CASETiFY并专注手机配件业务 [6] - 2021年销售额达1.2亿美元(约8.5亿人民币),同年获得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 [6] - 2022年入驻天猫商城,开业首日销售额超百万元 [6] - 年均手机壳销量超300万件,成立10年来保持倍数增长并持续盈利 [6] - 2022年营收达21亿元,售出1500万个手机壳;2024年销售额突破36亿元 [14] - 2025年销售额目标为30亿美元(约215亿元) [6][14]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主打高端路线,手机壳起步价400多元,部分产品高达700多元 [7] - 采用专利QiTech™材料、EcoShock™减震材料和TesseLock™等创新防护技术 [18] - 拥有超30万款SKU,涵盖手机壳、平板、电脑、挂链等配件 [21] - 通过设计师平台吸引全球设计师投稿,采用分佣机制丰富产品线 [21] - 与明星、博物馆、艺术家、动漫IP及影视作品进行联名合作 [23][25]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生态 - 消费者购买动机包括追星同款、情绪价值、社交符号和潮流标签 [10][13] - 代购市场活跃,代购按市场价68折-88折销售,月营收可达1万多元 [11] - 二手交易市场繁荣,社交平台出现"手机壳摆摊"帖子,评论超4000条 [13] - 提供质保服务(通常半年或一年),质保期内可免费换款换新 [13]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手机壳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超过1000亿元 [28] - 高端竞争对手包括Wildflower(侧重艺术联名)、PopSockets(可伸缩支架设计)、PITAKA(芳纶纤维材料)和图拉斯(创新技术) [28][29] - 手机厂商如苹果、华为也推出高端手机壳产品,定价100-400元 [29] - 公司产品定价为行业天花板(500元),其他品牌多在300元左右 [29][33] 产品争议与挑战 - 被质疑品控下滑,近一年产品出现印花脱落、开胶等问题 [10] - 2023年陷入抄袭争议,下架涉嫌抄袭dbrand的"Inside Out"系列 [23] - 营销活动引发消费者质疑,如向博主赠送大量产品被指"背刺消费者" [26] - 仿品问题严重,直播平台出现大量仿版直播间,消费者存在"真假混买"现象 [34] - 产品存在使用痛点:夏季散热不佳、背板易划痕、边框易磕碰 [33] 核心竞争优势与短板 - 优势:明星营销效应、海量SKU、专利材料宣称、全球化设计师资源 [21][25] - 短板:缺乏不可替代性、高价合理性受质疑、仿品蚕食市场、消费者尚未形成贵价手机壳消费心智 [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