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供需格局逆转 - 幼儿园行业从供不应求转向供过于求 民办幼儿园在园人数曾超过公办成为学前教育主体 每年以不小幅度增长[11][12] 但2021年起在园人数逐年递减 小班学生数量相比高峰时期缩水75%[20][26] - 公办幼儿园快速扩张 二胎政策后以肉眼可见速度兴建 某片区公办园从零增至5家[16] 新开公办园规模达18个班[27] 直接冲击民办园生源 - 城镇化带来的人口涌入曾导致"孩子比学校多" 摇号中签比率奇低 招生未开启就满额[11] 但当前家长货比四五家 要求抠到像素级[18] 政策调控与监管收紧 - "小区配套幼儿园必须办成公办园或普惠园"政策直接限制营利性幼儿园发展 导致民办新园办学资质被取消[15] - 国家提出"两个比例"目标:公办园占比提高至50% 普惠性民办园占30% 限制过度逐利[15] - "严防幼儿园小学化"禁令使民办园精英幼教变成"超前教育" 与公办园教学差距缩小[16] 民办幼儿园经营困境 - 招生工作从无需操心变为核心压力 招生时间提前半年[7] 需通过摆摊活动、账号矩阵、免费体验课等方式揽客[18][27] - 降价成为普遍竞争手段 学费降两三万还免一年餐费 报名送花生油、大米甚至免一学期托管费[18] - 刚性支出持续高企 月支出达数十万 包括房屋长租成本、员工社保、水电杂费和招生宣传费用[20] 幼儿园关闭潮持续蔓延 - 2023年6-8月全国多地出现幼儿园关停潮 湖北武汉江夏区关闭36所 上海徐汇区关闭6所 江西吉安遂川县关闭17所等[8] - 私立幼儿园为关停重灾区 曾经历开一家火一家、热钱扎堆的黄金年代[8] - 民办普惠园生源从500人直降至300多人 尽管通过提升服务一度回升至400人 但仍难逃闭园命运[14][27] 家长行为与教师处境变化 - 家长从积极争取入园名额(发律师函控告幼儿园剥夺入学权益)转变为拖欠学费、鼓动集体欠费[11][24] - 教师工作重心从教学转向招生 教案变成招生文案 朋友圈成为招生广告位[18] - 教师面临巨大压力 需24小时开机应对投诉 被要求摆摊招生、购买体验课刷好评 甚至因琐事扣薪[26] 高端幼儿园市场变迁 - 高端幼儿园学费从8-9万涨至10万 一线城市顶级园年费超20万[12] - 2017年红黄蓝幼儿园暴雷事件使高端幼儿园口碑大打折扣[14] - 高端幼儿园转向托育领域打政策擦边球 开办高端托育园以维持运营[15]
幼儿园招生,进入白热化
创业邦·2025-08-11 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