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亏到发疯!AI编程独角兽年入2亿8,结果用户越多亏得越狠
量子位·2025-08-08 05:34

核心观点 - AI编程公司表面收入高增长但实际普遍亏损,商业模式面临高可变成本与低利润率的挑战 [1][4][6] - 行业竞争加剧且护城河薄弱,模型供应商亲自下场加剧生存压力 [12][31] - 扭亏尝试包括自研模型、寻求收购、转嫁成本,但均存在显著执行障碍 [15][19][25] 行业现状 财务表现 - Windsurf年收入4000万美元但运营成本远超收入,毛利率为负值 [2][7] - Cursor年收入5亿美元创SaaS最快破1亿ARR纪录(12个月),估值99亿美元 [2] - Replit年收入1亿美元(18个月增长10倍),估值11.6亿美元 [2] - Lovable预计2025年6月ARR达7000万美元,获1430万欧元融资 [2] 成本结构 - 大模型调用费占成本大头,按Token计价导致用户越多成本越高 [8][10] - 可变成本占比普遍达10%-15%,所有代码生成产品利润率接近平衡或亏损 [11] - 基础模型频繁升级迫使公司持续投入,形成成本恶性循环 [9][10] 竞争格局 - 参与者包括Cursor、Replit、Bolt、Lovable等初创公司及Anthropic、OpenAI等模型供应商 [12] - 用户价格敏感度高,产品替代性强难以建立忠诚度 [30][31] - 行业重投入、高使用成本特性加剧生存难度 [12] 扭亏尝试 自研模型 - Windsurf因成本过高放弃自研计划 [17] - Cursor母公司Anysphere宣布自研模型但核心人才流失 [18][19] 资本运作 - Windsurf选择以30亿美元估值出售,趁市场未饱和锁定回报 [20] 成本转嫁 - Anysphere调整定价结构,向活跃用户转嫁Claude模型新增成本 [26] - 价格策略引发用户不满,CEO被迫公开道歉 [27][28] 外部依赖 - 部分公司寄希望于大模型成本下降,但新一代模型推理成本不降反升 [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