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基础规则体系建立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标志着以《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为基础,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规则为主干,信息披露、准入注册、计量结算规则为支撑的“1+6”基础规则体系初步构建完成[2] - 该规则体系是深度耦合、协同运行的系统性规则,旨在根本上解决过去市场规则“碎片化”和“差异化”的问题,为电力市场规范有序运行扫清制度障碍[4] - 该体系构建了体系完备、层次分明、接口清晰的多层次多品种市场规则框架,在空间上覆盖省间与省内,在时间上覆盖多年至日内现货交易,在交易标的上覆盖电能量与辅助服务等品种[4] 规则体系的具体内容与意义 - 明确了中长期、现货和辅助服务市场在交易品种设置、交易时序安排和价格机制设计等方面的统一范式,促进各地电力市场建设规范统一与高效衔接[4] - 为市场注册、信息披露、计量结算等环节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提供指引,明确了市场各方职责分工,旨在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并保障市场公开透明和公平竞争[4] - 相关部门正组织电力交易机构对现行市场制度规则进行梳理自查,以推动各地在基本规则要求下统一规范开展市场交易,提升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和执行协同性[5] 电力市场发展背景与挑战 - 电力市场建设经历了大用户直购电试点、东北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试点、电力现货市场试点等“先试点、再总结、后推广”的过程[2] - 当前市场存在规则体系不完整不统一、不当干预行为、交易品种功能重复、省间省内市场衔接不畅等问题,制约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共享互济和优化配置[3] - 非化石能源发电正逐步转变为装机和电量主体,化石能源发电向电力支撑主体转变,同时新型储能、虚拟电厂、负荷聚集商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迅速发展[2] 未来发展方向 - 未来将不断健全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基础规则体系,进一步打破市场分割和省间壁垒[5] - 目标是实现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绿电绿证等各品类市场的高效协同和有机衔接,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规范有序运行提供制度支撑[5] -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深化,中长期交易连续运营,现货市场建设全面推进,绿电交易规模快速增长,新型储能和虚拟电厂等新型主体正加速入市[5]
人民网丨电力新规出台 助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规范有序运行
国家能源局·2025-08-07 0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