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丨《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 提升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运营成效的重要制度设计
国家能源局·2025-08-07 01:52
文章核心观点 - 《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的出台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和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关键举措 标志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6"基础规则体系全面建立 为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奠定制度基础[3][5][8] 规则出台背景与意义 - 2015年电改以来已出台多项规则文件 包括《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等 奠定了电力市场规范运行基础[4] - 随着市场化改革深入 各地计量装置和计量数据管理要求需统一 结算流程需明确 市场主体对电费收付及时性要求提高[5] - 新规则是电力行业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重要举措 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 提升市场运营质效[5] 规则核心亮点 - 统一计量数据采集、传输、校验、校核流程标准 明确市场主体、交易机构、电网企业等各方在计量数据管理中的权利义务[6] - 统一结算周期及时限 规定以自然月为结算周期 每月第8个工作日前发布结算依据 第10个工作日前发行电费账单 缩短电费收付时限[6] - 统一电费收付流程 规范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售电公司与电网企业间的电费收付、发票开具、协议签订等要求[6] - 全覆盖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及新型经营主体 明确计量点设置规范及结算要求[6] - 首次从国家层面规范异议和争议处置流程 明确市场主体对结算提出异议的时间要求及达成一致后的追退补流程[7] 规则实施影响 - 标志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6"基础规则体系全面建立 为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提供制度支撑[8] - 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将以规则落地为契机 推进计量结算体系标准化与智能化 支撑全国统一电力市场高质量发展[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