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eepSeek:薛定谔式“凉”了?
新财富·2025-08-06 08:03

核心观点 - 媒体报道DeepSeek市场份额下降至5%以下的数据存在统计偏差,仅统计了官网API和APP使用量,未涵盖第三方托管和离线部署等场景 [2][4][10] - DeepSeek第三方调用量实际增长显著,6月第三方Tokens消耗量较发布时增长近20倍 [11][12] - DeepSeek在全球AI模型热度中仍保持第一梯队地位,OpenRouter平台份额16.2%排名第三,Hugging Face点赞数全站第一 [17][22][44] - 国内B端市场DeepSeek仍占据50%以上份额,主要竞争对手为阿里千问系列 [33][34] - 公司战略重心聚焦AGI技术突破而非流量变现,开源策略推动行业生态繁荣 [13][49][50] 数据统计争议 - 市场份额5%的数据源自SensorTower移动端统计,未包含云服务商托管和终端离线部署场景 [4][10] - Semianalysis报告未明确统计方法,第三方Tokens消耗量采用指数化呈现但未披露计算方式 [11][16] - 主流统计平台(OpenRouter/Poe/PPIO)均仅反映自身平台数据,无法覆盖全渠道绝对值 [37] 第三方平台表现 - OpenRouter平台DeepSeek V3 Tokens消耗量378B排名第二,厂商份额16.2%位列第三 [17][22] - Poe平台DeepSeek-R1消息数占比从7%降至3%,但在纯推理模型中仍超10% [24][28] - 国内PPIO平台显示DeepSeek占据B端50%以上需求,4月被阿里千问短暂超越 [33][34] - Artificial Analysis调研显示53%用户将DeepSeek列为第四选择,仅次于OpenAI/Google/Anthropic [40] 行业影响 - 开源策略带动行业平权,阿里千问、Kimi K2、字节/智谱等相继跟进开源 [49][50] - 技术迭代速度极快,R1发布仅半年即面临多款竞品挑战 [48] - 与Meta"告别默认开源"形成战略对比,持续推动技术民主化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