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未可知人工智能研究院与钱塘江文化研究会联合推出10集系列短视频,探讨AI对社会关系的影响,涵盖社会、文化、教育、医疗等领域[1] - 系列内容以"社科视角+生活场景"为核心,将复杂AI议题转化为大众可理解的日常故事[4] - 每集约5分钟,从城市治理、教育公平等10个维度切入,展现AI效率革命的同时提出人文伦理思考[5] 内容形式与制作 - 采用轻量化短视频形式,由未可知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杜雨出镜主讲[1] - 华语之声影视制作团队负责内容制作,后续将联动钱塘江文化研究会的文化资源[8] - 突破传统科技传播范式,通过场景化内容引发公众对技术变革的深度思考[3][4] 主题方向 - 探讨AI在城市治理中的具体应用,如优化红绿灯时如何兼顾老人出行尊严[4] - 分析算法在社区管理中的角色,提出"居委会大妈会被代码取代吗"等现实问题[4] - 探索AI在文化创作领域的边界,例如"AI写宋词能否超越传统审美"[4] - 关注银发族技术平权、医疗信任体系重建等社会议题[5] 机构定位 - 未可知人工智能研究院聚焦AI前沿趋势、商业落地与人才发展,定位为"AI时代的认知基础设施"[15] - 强调"技术为人文服务"的科普使命,致力于将学术研究转化为公共对话[7][8] 合作资源 - 合作伙伴包括字节跳动、新浪财经、洲际酒店集团等跨领域机构[18] - 合作方涵盖科技、金融、教育、法律等多个行业,显示项目资源整合能力[18] 传播目标 - 旨在建立算法时代的人文精神守护机制,保持技术发展中的文明温度[11] - 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持续发布内容,形成科技与社会对话的长期平台[16][22]
科普| 未可知 x 钱塘江文化研究会: 联合推出“社科AI”系列短视频
未可知人工智能研究院·2025-08-03 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