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的本质与市场格局 - 稳定币是与法定货币或资产锚定的加密货币,旨在应对加密货币市场波动性和提升支付效率,作为"去中心化"链上加密货币与现实世界的联结 [2] - 稳定币发行商需以法币和加密资产作为抵押,体现"中心化"特征,应用范围从链上扩展至国际跨境结算和日常应用,在部分国家甚至成为主流交易货币 [2] - USDT/USDC占据约90%的稳定币交易额和约80%的稳定币市值,市场高度集中 [2] - Tether储备资产为约80%国债及现金,约10%比特币及黄金,约5%担保贷款;Circle储备资产仅包括国债、回购协议和现金,更安全但收益有限 [2] 稳定币监管框架 - 美国、欧盟和中国香港的稳定币法案均遵循"功能界定——机构准入——经营监管——储备资产监管——非法活动监管"框架,但在监管对象和储备资金投向等方面存在差异 [3] - 美国《GENIUS法案》监管对象为支付型稳定币,要求100%美元现金或93天内到期的短期美国国债作为储备资产,监管机构涉及OCC、美联储和各州监管机构 [3] - 欧盟《MiCA法案》监管范围更广,覆盖欧盟27国及挪威、冰岛、列支敦士登,核心在于风险防控以维护欧元区金融主权 [3] - 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审批流程严格、储备覆盖率高、更具包容性,兼顾金融创新和金融稳定 [3] 稳定币的宏观影响 - 美元稳定币拓宽美元功能和使用场景,巩固美元国际地位,通过与美债捆绑缓解美国政府债务压力,但未解决中长期债券续作问题(占比70%)[5] - 美元稳定币规模扩大可能加剧短期美债市场不稳定性,削弱宏观政策调控能力 [5] - 稳定币提升货币流通速度,对央行流动性管理提出新挑战,若以低于100%比例持有储备资产或允许稳定币抵押,可能创造额外流动性 [5]
【宏观】稳定币:从数字美元到霸权上链——《大国博弈》第八十八篇(高瑞东/赵格格)
光大证券研究·2025-07-26 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