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产业 - 人形机器人已处于从0到1的发展阶段,2025年可能迎来量产元年,未来在工业制造、医疗、物流、消费等领域有广阔空间 [5][12] - 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2024年为10.17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1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56%;中国市场2030年规模预计380亿元,占全球份额44.77% [9] - 工业制造是短期主战场,汽车和3C电子需求迫切,瑞银预测2035年工业场景占比达63%;中长期医疗、物流、消费领域将打开更大空间 [10][11] - 中国制造业具备全产业链优势,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形成产业集群,工程师红利显著,本土企业在减速器、传感器、控制器等核心环节突破国外垄断 [13][14][15] - 本体制造环节涌现宇树、智元、优必选等企业,技术积累与规模化生产能力是关键 [16] 债券投资策略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1.65%,债券"躺赢时代"结束,需精细化运作匹配负债端特性 [20] - 低利率环境下需捕捉中小波段机会,拆分信用久期与波动久期进行精密控制,流动性管理为第一优先级 [21] - 产品定位决定策略:短债重票息安全,中长期纯债看利率与信用债相对价值,固收+需动态调整股债仓位 [22] - 下半年债市稳中向好,货币政策宽松基调延续,信用债、利率债、地方债及可转债存在机会 [25] 价值投资理念 - 投资如长跑需摒弃赚快钱理念,注重基本面与估值匹配,高估值阶段及时止盈 [26][28][29] - 低估值策略结合基本面分析可实现长期复利,科技股投资需聚焦技术壁垒、盈利模式和现金流 [27][33] - 港股当前估值仍处历史低位,中长期看好大金融与科技板块,短期关注红利资产及顺周期机会 [34][35] 投资框架 - 优质公司需具备"长期成长性+好的商业模式",行业复合增速是核心指标,技术壁垒与产品增长潜力是关键 [6][7] - 商业模式健康度看毛利率、净利率、研发投入及ROIC等指标,经营质量决定抗风险能力 [8]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重构、告别债券“躺赢时代”、投资需摒弃赚快钱理念!三大基金经理最新研判
券商中国·2025-07-15 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