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充电宝
充电宝安全危机事件 - 中国民航局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或召回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3] - 罗马仕公司宣布召回约49万台产品 安克创新在中美市场召回超180万台产品 [4] - 绿联 倍思 小米等头部品牌旗下产品3C认证被大面积暂停 [5] 价格战与供应链问题 - 罗马仕20000mAh快充充电宝价格从2021年129-149元降至2024年69元 [7] - 优质电芯成本约40-50元 整机物料成本至少50-60元 [7] - 厂商为压缩成本使用B品电芯 存在内部短路风险 [7][8] - 安普瑞斯电芯被曝使用未经批准的原材料变更 导致隔膜绝缘失效 [10][11] 行业质量恶化趋势 - 充电宝不合格率从2020年19.8%攀升至2023年44.4% [15] - 2022年抽检中9批次产品在热滥用试验中起火或爆炸 [17] - 安克创新早在2024年9月就发现部分产品存在燃烧风险但未彻底解决 [14] 危机影响与行业变革 - 罗马仕产品在淘宝 京东等平台全面下架 [19] - 快递公司暂停揽收召回充电宝 用户需自行盐水浸泡处理 [20][21] - 3C认证规则调整为生产现场抽样 企业无法再用特供样品应付检测 [23][24] - 行业过度内卷和价格战导致产品质量安全危机 动摇消费者信任 [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