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电直连政策背景与进展 - 内蒙古2022年11月将21个项目纳入首批工业园区绿色供电清单 2024年11月完成首个项目送电 [1] - 江苏2025年2月启动阿特斯、宁德时代等5个绿电直连试点项目 聚焦企业绿电消纳与用能需求 [1]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2025年6月联合发布650号文 首次明确允许光伏风电通过专线直供用户 [2] 新能源装机与消纳现状 - 2025年3月底全国风电光伏装机达14.82亿千瓦 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 [4] - 2025年3月全国风电利用率92.8% 光伏利用率93.6% 同比分别下降3.5和2.8个百分点 [5] - 青海、蒙西、陕西等地区新能源利用率低于90% 消纳压力持续显现 [5] 政策战略目标与机制创新 - 政策目标包括解决新能源就近消纳需求 满足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绿电消费需求 [5] - 构建"电源-用户"直连电力新生态 防止电网容量限制对新能源发电和用电需求的双向制约 [6] - 通过专用线路实现物理溯源和点对点供应 配置计量表提供可追溯绿电消费凭证 [7] 制度框架与实施特点 - 650号文明确定义绿电直连为新能源不接入公共电网 通过直连线路向单一用户供电的模式 [9] - 覆盖所有面临国际降碳要求的出口企业 非仅限于受欧盟碳边境机制影响的企业 [9] - 采用权限下放机制 允许地方根据电力供需和新能源消纳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路径 [9] 责任机制与成本结构 - 电网责任从"无限责任"转变为"有限可评价责任" 以项目申报容量作为供电责任上限 [10] - 项目需缴纳输配电费、系统运行费用、政策性交叉补贴及政府性基金等费用 [11] - 盈利性受新能源资源禀赋、负荷特性、储能配置及市场条件多重因素影响 [11] 项目经济性与发展定位 - 企业可通过优化自发自用比例、配置储能降低成本 通过销售上网电量和辅助服务获得收益 [12] - 绿电直连经济性存在天花板 将成为新能源发展的有益补充而非主流模式 [12] - 政策构建以电力市场交易、峰谷价差为核心的市场化机制框架 赋予项目自主决策权 [11]
深度解读丨绿电直连费用几何?核算标准呼之欲出
国家能源局·2025-06-23 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