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产项目卡在了场景泛化,急需千万级自动标注?
自动驾驶之心·2025-06-21 13:15

4D自动标注的技术流程与核心模块 - 4D自动标注是自动驾驶数据闭环中的关键系统,旨在高效完成3D空间加时间维度的动态数据标注,其流程涵盖动态障碍物、静态元素和通用障碍物OCC三大方向 [2][5] - 动态障碍物自动标注是最复杂的环节,涉及四个核心模块:离线3D目标检测、离线跟踪、后处理优化以及传感器遮挡优化 [2][4] - 为提升3D检测性能,行业主流采用点云3D目标检测或激光雷达与视觉融合的方法 [2] - 静态元素标注与动态标注范式不同,需基于SLAM重建得到全局道路信息,以避免单帧感知投影导致的整条道路偏差 [13] - 通用障碍物OCC标注自2022年特斯拉Occupancy Network量产以来已成为感知标配,其真值生成涉及基于激光雷达和视觉的不同方案以及稠密化点云、优化噪声、跨传感器遮挡优化等工程挑战 [14] 4D自动标注面临的技术难点与行业痛点 - 技术难点主要体现在时空一致性要求极高,需在连续帧中精准追踪动态目标运动轨迹,确保跨帧标注连贯性,复杂场景下的遮挡、形变或交互行为易导致标注断裂 [6] - 多模态数据融合复杂,需同步融合激光雷达、相机、雷达等多源传感器的时空数据,解决坐标对齐、语义统一和时延补偿问题 [6] - 动态场景泛化难度大,交通参与者的行为不确定性及环境干扰显著增加标注模型的适应性挑战 [6] - 标注效率与成本矛盾突出,高精度4D自动标注依赖人工校验,但海量数据导致标注周期长、成本高,自动化算法面对复杂场景精度仍不足 [6] - 量产场景泛化要求高,自动驾驶算法功能验证后,推进不同城市、道路、天气、交通状况下的场景泛化及保证标注算法性能是当前行业量产的痛点 [7] 自动驾驶算法发展趋势与课程核心内容 - 行业发展趋势显示,端到端和大语言模型兴起后,大规模无监督预训练加高质量数据集微调可能成为量产感知算法下一阶段的发力方向 [2] - 数据的联合标注成为训练模型的实际刚需,以往分开标注的范式不再适合智能驾驶算法发展需求 [2] - 课程内容全面覆盖4D自动标注全流程,包括动态障碍物检测跟踪、激光视觉SLAM重建、基于重建图的静态元素标注、通用障碍物OCC标注以及端到端真值生成 [7][10][11][13][14][15] - 课程特别设置数据闭环专题,分享业内主流公司的数据驱动架构、数据闭环当前面临的痛点以及跨传感器/跨感知系统存在的问题等实战经验 [16][17] -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习者掌握4D自动标注的落地全流程、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前沿算法,并具备算法研发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工作核心竞争力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