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顺应稳定币浪潮 主动作为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证券时报·2025-06-23 02:40

全球稳定币发展现状与监管趋势 - 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超过2500亿美元 截至2025年6月稳定币支付交易次数达16亿次 交易金额达7.3万亿美元[4] - 花旗银行预测2030年稳定币市值在乐观情形下或达3.7万亿美元[4] - 美国和中国香港地区2025年5月通过稳定币法案 英国韩国等国家将稳定币纳入立法计划[4] 稳定币的独特优势与风险 - 跨境支付效率显著提升 传统银行跨境汇款需1-5个工作日 稳定币可在几分钟内完成结算[5] - 成本优势明显 传统跨境汇款平均成本率6.35% 稳定币发送成本已降至1美元以下[5] - 存在非法金融活动风险 泰达币(USDT)与美元币(USDC)被指涉及相当规模非法交易[5] 人民币国际化的新路径 - 专家建议发展人民币稳定币"宜早不宜迟" 采用数字人民币与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双轨并进"策略[2] - 境外已出现1:1挂钩离岸人民币的稳定币 需制定法规防范对金融体系的风险冲击[7] - 美元稳定币占据法币稳定币95%以上市值 通过锚定美元稳定币可能扩大美元影响力[7] 央行数字货币与稳定币的互补关系 - 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通过央行数字货币桥处理业务仅需6-9秒 节约近一半成本[11] - 法币稳定币主要应用于跨境结算和加密资产交易 数字人民币已广泛用于国内消费场景[13] - 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可扩大离岸人民币使用范围 作为传统金融手段的补充[11] 发展路径与实施建议 - 建议在香港尽快推出离岸人民币稳定币 采取"先境外离岸再境内离岸"的渐进路线[13] - 稳定币立法既是创新需要也是金融安全需要 需对不同发行人或使用范围进行限定[5][7] - 人民币稳定币发行首要目的应为新兴经济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服务 而非与美元稳定币直接竞争[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