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潘功胜首次提及,刘强东也发声,稳定币暴火,究竟是什么?有何风险?一文读懂
华尔街见闻·2025-06-18 10:05

稳定币的定义与核心价值 - 稳定币是连接传统金融与Web3的关键过渡形态 既保留中心化资产信用 又体现去中心化技术特性[10] - 稳定币的账本在链上 公开透明且不可篡改 但锚定资产如美元、国债或黄金仍为中心化资产[11] - 稳定币让传统金融人看见去中心化的可能性 同时让Web3信徒看到传统金融的扩张路径[12] 全球监管动态与立法进展 - 美国参议院通过《GENIUS法案》 制定与美元挂钩加密货币的监管规则 是特朗普政策的里程碑式胜利[5][13] - 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 于8月1日正式实施 成为亚洲合规试验田[6][10] - 京东进入稳定币沙盒测试第二阶段 暂定发行港元和美元锚定稳定币 目标降低跨境支付成本90%并提升效率至10秒内[4][5] 稳定币对美债和美元体系的影响 - 稳定币市场当前规模约2500亿美元 预计两三年内扩张至2万亿美元 增量资金可缓解美债短期流动性压力[16][18] - 稳定币储备资产99%为美元 强化美元在跨境支付中的作用 但无法解决市场对美国财政可持续性的长期担忧[19][21][22] - 稳定币对美债的帮助主要体现在短期债务 但长期债务问题因期限错配和通胀担忧仍未解决[18][20] 稳定币的支付场景与传统体系竞争 - 稳定币支付更便利快捷、成本更低 尤其跨境支付优势明显 对VISA等传统支付手段形成挑战[28] - 稳定币可绕开SWIFT等传统支付系统 甚至规避美元长臂管辖 成为科技公司和加密行业探索方向[29] - 支付场景嵌入消费环节 如电商平台采用稳定币工具 拓展更多应用场景并提升流通能力[28][35] 企业参与与商业模式分析 - Circle作为唯一合规稳定币标的 商业模式通过底层资产赚取利差 但需支付高额渠道费用给交易所[31][32][34] - USDC合规优势明显 但盈利能力不及USDT 因后者未纳入美国正式监管[33] - 京东、蚂蚁等互联网公司关注稳定币发行 香港资本自由流动环境为金融机构提供天然优势[35][36] 市场规模与监管确定性 - 降息周期中利差可能收窄 但市场规模从千亿级向数万亿美元扩张的确定性更为关键[38][39] - 监管确定性比短期盈利能力更重要 USDC等合规稳定币在降息周期中可能获得更可持续的发展机会[39][40] - 稳定币衍生品市场可能成为新方向 香港虚拟资产立法推进速度领先[35] 技术优势与风险本质 - 链上技术具有革命性 实现支付即结算并重塑传统支付体系 但金融本质仍回归底层资产质量[3][37] - 最大风险在于技术创新可能掩盖对抵押品现金流的穿透式分析 需警惕技术包装替代价值分析的认知陷阱[10][37] - 稳定币作为RWA最易接受的形态 本质是现实资产上链 但资产质量才是核心支撑[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