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最近,民营创投正忙着发科创债募资
母基金研究中心·2025-06-15 08:38

科创债新政核心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新政,允许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和扩募[2] - 新政落地后成效显著,截至5月26日已有12家股权投资机构处于发行注册过程中,合计发行和待发规模超过200亿元[2] - 君联资本、东方富海、江苏毅达成为全国首批民营股权投资机构科技创新债券试点单位[2][3] 首批试点机构发行情况 - 君联资本拟发行5亿元科技创新债券,用于自有资金在所管理的科创基金出资及投资科创企业[2] - 东方富海计划发行总规模15亿元、期限15年的科创债,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新能源与新材料、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3] 行业影响与意义 - 科创债为GP开辟了长期、低成本的融资渠道,缓解了传统募资依赖LP出资的单一模式[5] - 新政降低了发行门槛并提供了更清晰的指引和支持,激发了头部民营创投机构的尝试意愿[4] - 科创债可视为现有融资体系的有益补充和探索,引导资金聚焦科创领域进行投资[10] 民营创投发债历史与现状 - 2017-2023年间已有东方富海、基石资本、天图投资等民营创投机构尝试发债,但积极性普遍不高[6] - 过往发债成本与门槛较高,成功发行机构主要是具有AAA信用评级的国有投资机构[6] - 新政引入风险分担工具,如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购买科创债,鼓励地方政府和市场化机构提供增信[8] 科创债的应用探索 - 盛世投资探索将科创债与具备科创属性的S基金份额或基金接续结合的可能性[9] - 科创债与S交易结合的模式因S基金相对平稳的收益与风险特征而更具可行性[9] - 机构需平衡债券资金和股权资金的性质差异,考虑长期价值与短期收益的平衡[9] 行业面临的挑战 - 科创债对募资难的缓解程度仍取决于多重因素,中小民营GP仍面临评级和增信门槛[5] - 平衡债务偿还压力与股权投资高风险、长周期的特性是核心挑战[10] - 科创债能够覆盖的GP群体尤其是民资GP群体十分有限,难以大面积缓解行业募资难问题[11] 缓解募资难的建议 - 提升资本市场活跃度,优化面向优质未盈利科创企业的上市标准[13] - 拓展多元化退出路径,支持并购退出、S市场的类经营性资产等模式[13] - 构建健康可持续的生态体系,建立长效考核机制推动行业良性发展[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