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

国家能源局氢能试点政策解读 核心观点 - 国家能源局启动氢能全链条发展试点,通过项目和区域试点推动技术装备创新、商业模式验证及标准体系建设,目标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1][16] - 试点分为项目试点(单一技术方向)和区域试点(多方向协同),要求具备技术先进性、商业可行性和减碳效益[16][19] - 重点支持可再生能源制氢、离网制氢、工业副产氢利用等12个方向,覆盖制取/储运/应用全环节[21][25][26][27][28][29][30][32] 试点形式与要求 项目试点 - 由业主单位申报,需完成核准备案,单个项目聚焦1个技术方向,电解槽规模最低10兆瓦(离网制氢)至100兆瓦(规模化制氢)[16][21][22] - 要求商业模式清晰,减碳效果突出,可应用国家重大专项成果,3年内建成投产[16][33] 区域试点 - 由城市牵头申报,覆盖不超过3个城市,需已制定氢能规划且基础设施完善,重点探索跨部门协作和绿色价值实现机制[19][20] - 要求园区80%以上能源消费清洁化,支持"制储输用"多方向集成[32][15] 关键技术方向 氢能制取 - 规模化制氢:配套可再生能源项目电解槽≥100兆瓦,负荷调节能力50%-100%,上网电量≤20%[21] - 离网制氢:电网薄弱地区电解槽≥10兆瓦,需实现风光氢储柔性协调[22][5] - 工业副产氢:纯化规模≥5000标方/时,交通/发电用氢需符合GB/T 37244-2018标准[23][24] 氢能储运 - 长距离输送:液氢工厂液化能力≥5吨/天,运输车单次运力≥600千克,管道长度≥100公里[25] - 高密度储存:单项目储氢规模≥20000标方,支持气态/有机液体/固态金属等6种技术[26][8] 氢能应用 - 工业替代:炼油/煤制油气领域可再生能源制氢替代量≥1000吨/年[26] - 发电改造:燃机掺氢比例≥15%(规模≥10兆瓦),燃煤锅炉掺氢≥10%(规模≥300兆瓦)[27] - 氢储能:发电侧容量≥1兆瓦,持续时长≥4小时,支持离并网切换[28] - 综合应用:建筑/数据中心等场景燃料电池装机≥0.5兆瓦[29] 组织实施 - 申报流程:省级能源部门或央企总部推荐,2025年7月15日前提交材料,专家评审后公示[33][34] - 支持政策:优先纳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两重"项目,推动参与碳市场/绿证交易[37][47] - 监管要求:建立年度评估机制,对推进不力项目取消试点资格[3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