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迈入制度化发展新阶段
国家能源局·2025-06-06 10:05

绿电直连制度化发展 - 绿电直连构建新能源发电侧与用户侧直接连接通路,实现全流程物理溯源,提升新能源消纳和绿电供给水平,降低外向型企业碳足迹,并为分布式发电、虚拟电厂等新型经营主体创造应用场景 [2] - 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明确绿电直连的适用范围、管理方式及交易价格机制,推动其进入制度化、规范化新阶段 [2] 项目规划与建设规范 - 绿电直连采用"点对点"直接供应模式,需避免无序建设导致的电源开发时序错配、电网投资冗余等问题 [3] - 新增负荷可配套建设新能源项目,出口外向型企业可探索存量负荷绿电直连,省级能源主管部门需统筹规划项目规模并纳入开发建设方案 [3] - 项目需合理设定负荷峰谷差率,与公共电网交换功率的峰谷差率不高于规划值 [3] 投资与运营模式创新 - 破除投资主体所有制限制,允许民营企业等各类主体(不含电网企业)投资电源及直连专线,新能源发电豁免电力业务许可证 [4] - 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地区可采用自发自用为主、余电上网为辅模式,余电上网比例上限不超过20% [4] - 新能源自发自用电量需占总可用发电量≥60%,占总用电量≥30%,并逐步提高比例 [4] 安全与经济责任界定 - 并网型项目需与公共电网按产权分界点明确安全责任界面,各自履行风险管控责任 [6] - 项目主体自主申报并网容量,与电网企业协商确定额外供电责任及费用 [6] 市场与价格机制完善 - 绿电直连项目作为整体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按与公共电网交换功率结算 [7] - 项目需缴纳输配电费、系统运行费、政策性交叉补贴等费用,确保与现行政策衔接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