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质量发展能源行丨从“驭电”智能仿真大模型看人工智能为能源转型赋能
国家能源局·2025-05-29 09:16

研发中心概况 - 国家能源大电网技术研发(实验)中心于2009年由国家能源局批复组建 科研用房面积约4100平米 科研仪器设备资产超5亿元[1] - 研发中心在2021年评估考核中获评优秀 拥有电网实时数字仿真试验研发平台、电网安稳控制仿真试验研究平台、直流工程控制保护系统仿真试验研究平台、电力电子控制保护仿真试验研究平台等核心设施[1] 新能源发展现状 - 南方五省区新能源单日最大发电量屡创新高 日发电渗透率最高达31.12% 相当于每用4度电就有超过1度电来自新能源[1] - 新能源已成为南方电网第一大电源 风电光伏保持高速发展趋势[1] 新能源并网技术挑战 - 新能源具有"看天吃饭"特性 不一定每时每刻都能足量供应 造成电力系统高度不确定性[2] - 高比例新能源导致海量调度单元需多目标多约束快速决策 传统仿真工具计算场景容纳能力不足且计算速度慢[2] 智能仿真技术突破 - 南方电网牵头开发全球首款电力系统智能仿真专业大模型"驭电" 采用基于物理约束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技术[3] - 该模型能依据新能源发电状况快速精准分析电网安全边界 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性的同时最大限度提高新能源利用率[3] - 通过调整风速、辐照度和负荷水平实时监测系统稳定状态 绿色代表稳定 橙色代表不稳定 蓝色代表不可行状态[3] 行业认可与荣誉 - "驭电"智能仿真大模型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获得SAIL奖(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奖)[4] - 入选国务院国资委2024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成为电力行业人工智能自主可控发展典型代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