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意见核心观点 - 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旨在通过制度创新赋能企业发展,培育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企业[4] - 制度涵盖党的领导、公司治理、科学管理、创新激励、社会责任、监管服务等六大体系,目标5年内推动企业普遍建立符合国情的现代企业制度[4][6][7] - 提出2035年远景目标,使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完善,全面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7] 总体要求 - 指导思想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两个毫不动摇"原则,以制度建设破解体制机制障碍[6] - 工作方法突出分类引导,根据企业规模、所有制等差异施策[6] - 主要目标分两阶段:5年内实现企业党建全面加强、治理结构健全;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企业制度基础[7] 党的领导建设 - 国有企业需明晰党委(党组)重大事项决策边界,提高前置研究效率[8] - 非公企业要建立党组织与管理层沟通机制,加强党员队伍建设[8] 公司治理结构 - 国有企业需形成权责法定、透明制衡的治理机制,强化章程作用,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权责[9] - 民营企业鼓励采用合伙制等多种组织形式,规范控股股东行为,支持引入5%以上机构投资者[10] - 资本市场方面要求上市公司设置独立董事占多数的审计委员会[10] 科学管理水平 - 战略管理强调聚焦主业,防止盲目多元化扩张[11] - 内部管理推动集团加强关联交易管理,民营企业需完善反腐败制度[11] - 风险管理要求国企建立多层次预警机制,民企嵌入风控环节[11] - 数字化管理提出推动技术与企业经营深度融合,加强数据治理[12] 创新激励制度 - 鼓励大型企业向中小微开放创新资源,支持建立知识产权运营机构[13] - 完善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13] - 激励机制注重中长期价值创造,赋予项目团队自主权[13] 社会责任与文化 - 推动企业将社会责任融入生产经营,参与绿色发展等事业[14] - 收入分配改革涉及国企工资总额预算周期制管理,规范负责人薪酬[14] - 文化建设要求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支持民族品牌建设[14] 监管服务体系 - 金融监管强调构建产融"防火墙",严控流动性风险[15][16] - 国资监管以管资本为主,深化分类授权放权[16] - 企业服务优化涉企政策"免申即享"机制,完善高管培训制度[16] 实施保障 - 要求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推动相关法律法规修订[17] - 加强专业机构监管,总结推广典型治理案例[17]
重磅意见!中办、国办印发
新华网财经·2025-05-26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