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地位继续加强,而机器人和AI是相生相杀还是共生?
格隆汇APP·2025-04-27 11:50

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涨跌互现 沪指微跌0.07% 深成指涨0.39% 创业板指涨0.59% 两市成交1.1万亿元 个股超2800家上涨 [1] - 电力板块连续多天强势 华银电力 西昌电力 九洲集团等10余股涨停 受益煤价超额下跌 水电发电量大超预期 叠加火电夏季用电高峰预期及政策催化 [3] - 房地产板块冲高回落 南国置业一字板 渝开发2连板 但午后世联行 阳光股份等多股炸板 资金接力意愿不足 [3] - 跨境电商局部异动 生意宝直线封板 浔兴股份尾盘炸板 三态股份等跟涨 消息面刺激但强度有限 [4] - 旅游板块天府文旅涨停 受益五一假期预期 机器人板块夏厦精密涨停 受政策催化但跟风不足 AI板块拓维信息 鸿博股份 天娱数科等涨停 算力租赁较强 AI应用有表现 半导体和家电零星表现缺乏板块效应 [5] - 高位股退潮 国芳集团跌停 天保基建炸板翻绿 连板晋级率低仅3只成功 医药和跨境支付领跌 江苏吴中跌停 化学制药调整 节前资金避险情绪升温 [6] 政策动向 - 高层会议肯定经济向好趋势 强调外部风险加剧下需加快存量政策落地如专项债 特别国债 同时预留增量政策空间如降准降息 新货币政策工具 [7] - 会议超预期点包括稳外贸举措如提高失业保险返还 内外贸一体化 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科技 消费 外贸 服务消费与科技创新的重点强调 [8] - 货币政策偏宽松 预计适时降准降息 综合考虑参考美联储降息窗口 财政加速发债如专项债 超长期国债 弥补私人部门需求不足 [8] - 科技突围仍是重要方向 科技板债券市场提出 从股权融资到债权融资的全链条支持 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技术自主可控战略优先级提升 [8] - 消费升级方面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设立 补足消费金融工具短板 与两新政策扩围形成商品加服务的双轮驱动 服务消费对稳就业重要 [8] - 地产托底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被赋予更高权重 可能成为房地产新模式过渡期的重要稳定器 刺激空间有限 [8] -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集体学习 强调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坚持自立自强 突出应用导向 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 [8] 资金配置 - 主动权益基金 外资 保险 ETF等主要机构持股市值规模接近2.4-2.9万亿元 市场风格多元化 [9] - Q1港股配置创新高 南下持续净买入新高 港股配置比例达18.9% 科技与消费龙头受青睐 恒生科技占比10.5% 主要加仓互联网如阿里 腾讯 创新药 新消费如泡泡玛特 电子如中芯国际 [9] - 科技板块内部分化 从海外算力转向国内应用 减仓海外AI算力链如光模块 PCB 果链 因贸易摩擦预期降温 加仓国内算力链如IDC 先进制程 存储模组 应用端如机器人 智驾如CIS 整车 端侧芯片如SOC 游戏 [9] - 长期逻辑看 自主可控如半导体设备 光刻机 和AI产业化如AI应用 智驾 机器人 是战略方向 [9] 投资机会 - 科技线风偏回归需观察四个条件 关税战缓和进入冷静谈判期 如双方部分对等关税豁免 Q1业绩落地和市场成交量回升 产业政策或题材刺激如机器人大会 DeepSeekR2和华为920 政治局会议政策刺激科技创新仍是首位 [10] - 人形机器人和AI应用或算力呈现一体两面的共生关系 AI是机器人的大脑 机器人是AI的载体 但市场表现上因资金博弈 产业节奏差异而相生相杀 [11] - 产业逻辑方面 AI决定上限 机器人决定下限 AI赋能机器人 大模型如GPT DeepSeek突破让机器人具备更强感知决策能力 如特斯拉Optimus迭代依赖AI算法优化 机器人反哺AI 作为端侧AI 真实场景数据如工业抓取 家庭服务反哺AI训练 形成闭环 [11] - 市场资金方面 存在此消彼长的跷跷板效应 2023年AI如光模块 大模型主导 机器人因技术瓶颈滞涨 2024年AI应用进入业绩验证期 资金转向机器人如特斯拉产业链 减速器 但核心驱动力仍是AI进步如Figure 01接入GPT 本质矛盾是AI炒软如算法 数据 机器人炒硬如零部件 量产 资金短期只能二选一 [11] - 主题表现方面 分化中协同进化 相杀时刻如AI算力如英伟达暴涨时 机器人板块常被抽血如2024年3月 共生时刻如AI龙头如DeepSeek发布多模态模型后 机器人标的如步科股份 三花智控同步大涨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