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在“黄金牛市”中暗战
华尔街见闻·2025-04-26 12:38

核心观点 - 金价2024年至今上涨近60%推动银行业贵金属业务规模扩张和业务创新[1][3][28] - 银行通过零售端实物黄金销售、积存金业务及对公领域服务拓展把握黄金投资热潮[6][12][32] - 自营业务风险敞口整体可控但部分股份行激进策略可能面临波动考验[14][21][23] - 15家上市银行贵金属资产规模同比增长71.17% 国有大行和头部城商行增长显著[28][30][34] 银行业务分类 - 对客业务包括实物黄金销售(金条、金饰等)、黄金积存(定期或主动购入)和黄金租赁(向企业出借库存黄金)[3] - 自营业务涵盖黄金交易(自有资金市场买卖)和衍生品交易(期权等用于风险对冲)[3] - 零售端黄金回购业务受技术门槛限制 目前仅限国有行和头部城商行 且多限于本行产品[7][8][9] 零售业务发展 - 2025年2月近20家银行推出黄金回购业务 工行回购价差为本行产品4元/克 非本行产品10元/克[7][9] - 银行金饰售价普遍低于品牌金店 回收价高于市场 导致热销产品频繁脱销[11] - 国有大行推出蛇年金钞、黄金压岁钱等新品 形态扩展至吊坠、手镯等[10] 对公业务拓展 - 10家险企获准投资上海金交所黄金产品 银行提供交易报价和托管服务[12][13] - 农行依托贵金属租赁服务产业链企业 加强上下游客户覆盖[33] 自营业务风险 - 账户黄金(纸黄金)业务已受严格限制 目前银行主要通过实时平盘控制风险[17][18][19] - 套利交易需精准把控规则和价差 亏损概率较低[20] - 部分股份行在自营交易中采取单边敞口策略 风险较高[21][22] 资产规模变化 - 15家上市银行2024年末贵金属规模7705.62亿元 较年初增长71.17%[28] - 建行(132.94%)、农行(112.03%)资产翻倍 招行增幅305.64% 北京银行增81.37%[30] - 青岛银行(-98.91%)和宁波银行(-23.89%)规模收缩 但青岛银行贵金属销售推动其他业务收入增长近50倍[34][35][36] 风险管理措施 - 多家银行上调积存金起购金额、下调利率以管理利率和流动性风险[37][38] - 工行、建行等发出风险提示 建议客户关注市场波动和持仓情况[41] 未来发展方向 - 开发"黄金+"组合产品(如黄金+固收、黄金+权益)扩大回收服务并与区块链技术结合[42] - 黄金作为去美元化背景下战略大类资产的地位提升 银行可能增加资源倾斜[43][44] - 银行通过黄金业务拓展应对息差收缩压力 探索新业务蓝海[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