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股存量博弈,行情重回国产替代丨智氪
36氪·2025-04-20 07:54

市场表现分析 - 2025年以来万得全A日均成交额1.48万亿,仅3个交易日低于万亿(1月13日9762亿、4月2日9927亿、4月18日9492亿)[5] - 本周万得银行指数涨幅超4%,工农建中四大行股价突破历史新高,显示防守为主旋律[5] - 历史规律显示成交额缩量后需情绪冰点+政策/事件驱动才能反弹(如2024年9月财政政策、2025年1月Deepseek事件)[5] 自主可控投资框架 - 官方文件明确七大方向: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7] - 投资逻辑分两类:进口依赖高但国内已具备供给能力(业绩爆发)、进口依赖高且国内供给弱(估值提升)[10] - 当前更稳妥选择进口依赖高但国内能快速替代的公司[11] 细分行业解析 集成电路 - 国产芯片在模拟、射频、功率等领域有长期切入机会,晶圆制造或受青睐[7] - 关注CPU、AI算力芯片、FPGA、模拟芯片、半导体设备等国产化率低环节[7] 工业母机 - 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不足10%,核心部件包括数控系统、测量系统、主轴/丝杠/转台等[8] 医疗装备 - 高端影像装备被GE/飞利浦/西门子垄断,基因测序仪和化学发光仪存在替代空间[8] 仪器仪表 - 外资主导高端自动化控制仪器(变送器、调节阀等),国产性能差距逐步缩小[9] 基础软件 - 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从"可用"向"好用"进化,应用领域向非党政行业拓展[9] 工业软件 - 研发设计类国产化空间大(管理软件强、工程软件弱),为政策重点支持方向[9] 先进材料 - 三大类进口依赖: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电子化学品(光刻胶等)、精细化工品(成核剂等)[9] - 抛光垫、蜂窝陶瓷、高端氟塑料等细分领域替代潜力突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