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组合拳应对“关税” !多家企业“主动破局”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4-07 13:24

美国对等关税下的中国制造业应对策略 - 核心观点:国内制造业企业通过前瞻性战略布局和全球化拓展来减少关税影响,展现出强韧性与适应力 [2][3] - 电子产业链龙头企业如立讯精密、蓝思科技等强调本轮关税影响有限,因关税由进口方客户承担 [4][5] - 企业建立全球供应体系构建动态平衡的供应链网络,包括向墨西哥等低关税区域转移产能 [3][9] 电子产业链企业的具体应对措施 - 立讯精密通过多元化客户结构、全球产能布局和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降低单一市场波动影响 [5] - 立讯精密在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等7个国家与地区搭建产能基地与研发中心 [6] - 蓝思科技全球拥有9个研发和生产基地,2024年海外业务占比58%,大部分出口通过国内保税区完成规避关税风险 [6][7] - 电子制造业供应链通常采用FOB模式,关税由进口商(客户)承担 [5][6] 其他制造业的全球化布局策略 - 道通科技提高美国本土安全库存至6-9个月销量,并利用北卡罗来纳州工厂生产新能源充电桩产品 [9] - 道通科技已完成墨西哥工厂选址,利用美墨加贸易协定实现零关税优惠 [10] - 华勤技术实施"China+VMI"战略,形成国内核心基地和海外VMI基地双供应体系 [11] - 企业拓展CPTPP和东盟等新市场,利用东南亚制造支撑供应 [10][11] 产业链整体动态 - 供应链企业持续追踪关税动态并制定PlanB应对方案 [10] - 海外制造基地可实现动态平衡,支撑美国本土交付需求 [11] - 国内企业持续观察关税政策后续影响,深化全球化产业链合作 [11]